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免密支付”非免费 莫当买单的“冤大头”
红网    04-23 10:03:10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苏胜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近日,安徽蚌埠,一老人误下单花了790元买了10框小鸡仔,一共550只,直到收到货时才发现。当事人女儿朱女士称,商家称活物不可以退款,目前把这些小鸡崽都养在了亲戚家的鸡棚里。现在很多老人不太会网购,一定要把免密支付关掉。(4月21日 荔枝新闻)

顾名思义,免密支付即为“无需密码确认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目前部分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会为使用者保留免密支付的支付选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者无需输入密码和进行签名确认,就可以轻松快捷完成消费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免密支付能够让消费者更加专注于享受消费决策的过程,而不需要为支付操作花费过多时间。一部分消费者乐于开通免密支付并享受其便利性,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因开通免密支付而感到苦恼。

开通只需一分钟,关闭却需五分钟。每次付款时,“是否开通免密支付”的弹窗总会以醒目的位置抢占用户视线,其设计逻辑暗含着对用户选择的微妙引导。一部分消费者出于对便捷性的需求主动开通,另一部分用户则在被动状态下踏入“默认选择”的流程 ——或是因弹窗高频次出现而不胜其扰、“被迫”点击确认,或是因对功能性质认知模糊,误将免密支付等同于普通支付方式而盲目开通。当用户后期意识到需要关闭时,却发现操作路径隐藏在复杂的设置层级中,从提交申请到完成关闭往往需要经历多重步骤,耗时远超开通时的便捷体验。

免密支付开通易关闭难的现象,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困扰,同时还增添了许多风险。相比于时常穿梭于网络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老年人和小孩更容易成为免密支付所带风险的“受害者”。安徽蚌埠这一老人误下单花790元买了十框小鸡仔,直到收到货才发现,最后因是活物商家不予退款。虽然是小损失,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从无意误触走向被不法分子有意利用的时候,因开通免密支付而带来的代价和损失则是难以挽回的。

免密非免费,开通服务需谨慎。谨防免密支付带来的风险,并非无计可施。首先,作为年轻人群体的我们,既要认识到免密支付带来的便利性,也要充分认识到它所蕴藏的风险与隐患,谨慎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其次,我们也要关注到老年人和小孩群体的特殊性,不能一味地禁止他们使用该功能,而是采取更为合理和人性化的措施;最后相关平台更应该多聆听用户的心声,不断优化免密支付开通和关闭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合理的服务。免密并非免费,使用者在开通免密支付时需要谨慎再谨慎,这样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