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在国家林草局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表示,我国草原资源丰富,草原面积近40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增绿扩绿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以组织实施“双重”“三北”等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复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复草原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产量超过5.5亿吨。
“‘三北’地区草原面积达22亿亩,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李拥军说,如今,“三北”地区草原生态质量持续提升,科尔沁沙地正在重现往日草原风光,京津上风口沙源明显减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为坚决守牢草原资源安全底线,国家林草局始终保持草原执法监管高压态势,联合开展“绿盾”“护绿”等专项行动,打击毁草开垦、非法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草原变化图斑判读与核查处置,提高主动发现草原违法行为的能力。“2018年以来,各地累计立案查处破坏草原案件近5万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千余起。4月17日,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通报了6起毁草典型案例,形成了有力震慑。”李拥军说。
针对草原资源底数不清短板,国家林草局建立了以定期普查和年度动态监测相结合的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体系,不断加大国产草种扩繁生产力度,着力解决草种“卡脖子”问题。(记者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