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19 天工作制,“梦中情月” 映照民生温度
昆明信息港    04-25 14:03:2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当这句古诗中的烂漫春景渐入眼帘,打工人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今年5月,只需上19天班。从5月1日至 5 日的五一5天长假,到5月31日至6月2日的端午3天假期,加上周末双休,这个五月堪称打工人的“梦中情月”。

这一惊喜得益于2024 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春节、劳动节各添 1天假期。基于此,放假调休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才有了如今这样令人期待的假期安排。

对于打工人而言,五月的 19 天工作制很有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工作压力如影随形,不少打工人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身心俱疲。超长待机的工作模式,让许多人在工作日忙得焦头烂额,难得有时间好好放松、陪伴家人。五月这样的 “轻松” 安排,为大家提供了喘息之机。上班族可以利用这些假期,或是好好睡个懒觉,缓解平日的疲惫;或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又或是与家人朋友相聚,享受温馨时光。这不仅能让大家调整好状态,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后续工作,还能提升生活幸福感,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样的假期安排对经济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节假日是消费的高峰期,五月丰富的假期,能极大地刺激消费。在五一和端午假期,人们外出旅游、聚餐、购物等消费活动增多,无论是旅游景区的门票收入、酒店餐饮的消费,还是商场的商品售卖,都将迎来一波增长。这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回望我国休假制度的演变历程,从 1995 年双休日制度的确立,让人们拥有了更多休闲时光;到 1999 年 “黄金周” 的诞生,有力地刺激了旅游消费,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2008 年 “小长假” 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集中出行的压力;再到2020年 “五一5天假”开创 “错峰调休” 先河,以及如今 2025 年法定假日总量增加与调休结构优化的双重突破,每一次变革都紧密贴合着经济发展与民生需求,是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视,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

此次五月“梦中情月”的出现,是政策优化的成果体现。期待未来,这样的 “梦中情月” 能越来越多,休假制度能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个人,让大家在努力工作之余,能尽情享受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