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5亩试种撬动增收浪潮!寻甸七星镇白参菌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昆明信息港    04-25 17:56:09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张俊鹏 吴凡 近日,寻甸县七星镇腊味村委会小坝者村传来丰收喜讯!一簇簇洁白的白参菌如雨后春笋般从菌棒中蓬勃而出,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丰收的盛装。从实验室技术攻关到田间示范推广,从单点试种到带动农户,一条以特色菌类种植带动群众增收的新路径正在七星镇的青山绿水间盎然铺展。

走进白参菌种植基地,拱形大棚内整齐排列着菌棒。一朵朵白参菌宛如绽放的白玉花,菌褶细密,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棚内弥漫着菌菇特有的清香,湿度计、通风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收成熟菌菇,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白参菌又名裂褶菌,作为兼具经济与药用价值的珍稀菌类,以生长周期短、口感脆嫩著称,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对神经衰弱、头晕耳鸣等症状具有显著调理功效,备受市场青睐。然而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需将土壤湿度精准维持在60%-70%,且全程依赖散射光滋养,稍有环境偏差便会影响品质。在试种攻坚阶段,技术团队化身“菌菇守护者”,手持温湿度计每日穿梭于菌棚,逐时记录数据变化,并反复调试温控系统参数,裁剪出十余种不同密度的遮阴网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数十次的参数调整与昼夜监测,首批试种的5亩白参菌实现稳定产出,亩产达300公斤。

寻甸山珍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存芬表示:“我到省外考察学习回来,了解到白参菌种植,种了两万个菌包,然后产量还可以。周边也有村民到基地来考察学习,我们帮他们做了免费的培训。一部分村民已经将菌包带回家试种植。接下来,我们将逐渐把白参菌种植,推向田间地头,惠及更多的村民群众,带领他们一起走出一条低风险的增收致富之路。”

据了解,合作社已形成多元化菌类种植格局,不仅培育出珍稀的白参菌,还成功规模化种植鸡油菌等特色品种。从原料培育、精细采收,到清洗分拣、干燥深加工,再到标准化包装,已构建起完整的全链条生产体系。目前,合作社正与农户协商试种订单,计划今年秋季在腊味村推广,免费发放菌种给100户农户试种。

腊味村村民金贵强说:“前几天,我来参加这个白参菌种植培训,了解到白参菌品质好、产量高。我今年打算种个两三亩,实践一下。基地这边给我们回收,我增收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近年来,七星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创新绿色发展的模式,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通过“合作社示范引领+产业+农户”的运作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这簇簇如玉的珍菌,不仅承载着山区群众的致富梦想,更谱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篇章。当菌香漫过山野时,七星镇正以特色产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绘就共同富裕的新画卷。
编辑:杨锦佳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