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王素晶 4月25日,“非遗正青春:指尖匠心 光影新声”2025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正式启动。活动以青春视角诠释非遗魅力,通过“数字影像+传统工艺”的创新形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嘉宾发言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朱宝昆介绍,活动展出135幅非遗影像作品和150余件非遗实物,其中多件国家级非遗珍品首次走进高校。
嘉宾发言
嘉宾发言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处长沙磊强调:“非遗嘉年华设计了趣味互动环节,希望同学们在游戏中了解非遗、爱上非遗。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我们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各方面的体验,这个非常的重要。”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锺正山美术馆馆长袁洪则从专业角度解读了非遗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可能。
OPPO云南市场部经理马晓瑛表示:“我们运用OPPO手机的哈苏影像技术,以4K超高清画质记录非遗技艺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数字档案将成为珍贵的文化资产。”
颁发证书
开幕式上还为8位非遗传承人颁发参展荣誉证书,来自云子围棋、建水紫陶、瓦猫、掐丝珐琅、呈贡农民画、剪纸等领域的多位非遗传承人,将持续走进校园开展宣传。
台下座无虚席
非遗器物与影像展
四楼展厅内,150余件非遗器物与135幅影像作品相映成趣。云子围棋非遗传承人李宛瞳正向学生们介绍传统围棋的制作工艺,她表示:“我们正通过产品创新、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年轻人。非遗进校园活动对培养年轻受众很有意义,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新模式,让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非遗嘉年华现场
在“云彩”一站式学生中心,非遗嘉年华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甲马印制、云子围棋对弈、非遗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完成三关挑战的同学还获得了精美的非遗文创礼品。
大学生代表何同学兴奋地说:“以前对非遗了解不多,此次活动让我亲手体验甲马印制等工艺,发现非遗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年轻人,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用品设计、网络传播等方式传承非遗,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此次系列活动由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香格里拉市吉诺陶社、云南芷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云南影像交流中心、OPP0云南、云南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举办。通过“展、学、创、研”四位一体的模式,搭建非遗传承与青春创意对话的平台,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据悉,活动方将于4月27日组织20位同学前往官渡古镇进行非遗采风研学,实地探访云子围棋、乌铜走银等非遗工坊;4月28日晚还将举办非遗影像交流会,邀请摄影专家与同学们分享创作心得,为高校学子提供深入了解云南非遗文化的机会。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