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3月28日发布公告称,2025年,将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新华社)
在数字经济与日常生活深度交融的今天,我们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个人信息被违规采集、甚至恶意利用的风险隐患。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浏览一些APP后,各类推销电话便接踵而至,其中的个人信息精确到让人震惊,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如何切实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害,已然成为社会治理领域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的不断健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但伴随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个人信息非法采集手段也在不断变换伪装。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本次专项行动精准发力,相关部门将围绕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SDK、智能终端、公共场所、线下消费场景等,展开针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等重点问题的专项行动。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力巩固法律效能,强化执行力度,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在专项行动开展之际,昆明市也已迅速行动。近日,昆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委网信办开展了突击整治专项行动,以雷霆之势严厉打击非法收集、买卖、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三部门对昆明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昆明某助贷公司、昆明某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涉嫌非法获取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消费者个人信息共100余万条。这一阶段性整治成果是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也将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敲响警钟。
然而,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还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在强化指导、深挖彻查下功夫,不断完善监管机制。通过部门联动,社会共治,营造出依法有序使用个人信息的良好网络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通过这场“数据保卫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有力筑牢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锁”。(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夏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