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陈秋月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有温度的诗篇。近日,昆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片“打开昆明时间之门”正式发布。宣传片彰显昆明文物资源底蕴,展现“四普”成效,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深度。该片将进行多渠道传播,号召公众关注文物普查,传承中华文明。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构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计划用2年半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摸清国家文物存量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普查到2026年6月结束。
昆明市是首批2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对昆明来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重启时间之门,细阅历史长卷的好机会,也是盘点文物资源,讲好城市故事的新动力。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昆明市深入一线开展了以县域为单位的分片区培训,完成基层普查骨干300余人的集中培训,培训对象覆盖到乡镇街道社区一级的工作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昆明市共派出文物普查队伍32支395人,累计出动19482人次,普查机构17个,派发设备文保2号20台、手持终端20台、无人机33台、移动工作站四套、图形工作站四套,已全部完成2421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查工作。截至2025年3月,全市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93项,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9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5项。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
昆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片以“打开昆明时间之门”为主题,融宏观性与微观性、纪实性与创意性于一体,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性,昆明文物资源状况、昆明“四普”工作特色及进展等进行了精彩呈现。该片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普查工作有机结合,以唯美镜头凸显昆明文物资源底蕴,通过数据与实例直观展现普查成效,兼具视觉美感与文化深度。
文物是城市文明的“活化石”,普查是延续文脉的“接力棒”。昆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片不仅是对城市历史底蕴的生动诠释,更是向全社会发出的文化传承邀约。昆明市将通过此次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准确研判文物保护形势、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未来,昆明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持续深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期待每一位市民化身“文明守护者”,共同参与文物普查,为守护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贡献力量,让昆明的历史记忆永不褪色,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图片均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