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片“打开昆明时间之门” 正式发布,让我们看见文物普查工作如同一束强光,穿透岁月的尘埃,照亮昆明文物保护的漫漫征途,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文物普查工作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文物作为城市文明的 “活化石”,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记忆、情感与智慧。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坐标,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昆明而言,这座首批 24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富的文物资源是其深厚底蕴的有力彰显。从古老的建筑到斑驳的碑刻,从传统的民居到隐秘的遗址,这些文物是昆明独特魅力的源泉,也是其在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国情国力调查。它就像一场全面而细致的 “文化体检”,通过系统梳理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等情况,为构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筑牢根基。自 2023 年 11 月昆明市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各项进展令人瞩目。深入一线开展分片区培训,覆盖乡镇街道社区的基层普查骨干,为普查工作储备了坚实的人才力量;配备先进的设备,派出专业的普查队伍,不辞辛劳地对三普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展现出昆明对普查工作的高度重视与专业态度。目前,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大幅提升,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普查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更是昆明在文物保护与利用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普查到2026年6月结束。
在此背景下推出的 “打开昆明时间之门” 宣传片,意义非凡。它以独特的视角,将宏观的普查工作与微观的文物个体紧密相连,兼具纪实性与创意性。通过唯美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昆明文物资源的深厚底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用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实例,直观呈现普查成效,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打开时间之门”既是对昆明文物保护工作的一次生动展示,也是对全社会发出的文化传承邀约。
文物普查与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也不应仅仅是政府部门与专业人员的 “独角戏”。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每一位市民都树立起 “文明守护者” 的意识。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在城乡建设中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确保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文物价值的认知;广大市民则要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文物,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积极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昆明市应以此次文物普查为全新起点,持续深化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昆明的历史记忆永不褪色,文明薪火代代相传。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昆明的文物保护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