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云南首例“全国通办”婚姻登记成功办理 尽显便民政策下的治理温度
昆明信息港    05-14 17:41:50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落地。当日上午,户籍地为广东汕尾市的杨先生与广东深圳市的朱女士来到昆明市五华区婚姻登记处,凭借居民身份证及无配偶签字声明完成结婚登记,成为云南省首对通过“全国通办”方式领证的新人。(央广网5月11日、云南日报5月13日报道)

民有所呼,政之所向。这场15分钟就完成的行政流程,折射出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层突破:当全国联网系统替代户籍簿册,当数据共享打破地域壁垒,社会治理正通过技术赋能重构公共服务逻辑。

数据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传统的婚姻登记制度与户籍绑定,许多情侣为此不得不请假返乡,耗费时间和金钱成本。而新政策打破户籍限制,将“群众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路”,不仅彰显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公共服务的决心,也体现出对群众需求的高度重视,尽显便民政策下的治理温度,将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温暖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流程优化外,云南省同步推进婚姻家庭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邀请双方父母参与颁证仪式,倡导文明婚俗。据悉,云南在推进“全国通办”时同步构建婚姻家庭服务体系,16个州(市)共设立并投入使用公园式婚姻登记点、颁证点114个,凸显出治理思维从单纯事务办理向全周期服务的转变。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价值引导融入行政程序,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主动承担社会治理责任的意识升级。这种“登记服务+”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政务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值得深思。据媒体报道,为确保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顺利实施,云南民政部门依托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全省婚姻登记历史数据基本完成补录。为方便新人办理登记,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全面提供线上预约功能,昆明等地还通过设置材料预审专用邮箱,为当事人提供材料预审渠道,工作人员提前核验身份信息及声明真实性,预审通过后现场可迅速完成登记。

全省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完成,线上预约与材料预审等数字化服务配套推出,标志着政务信息化从“有没有”向“好不好”阶段迈进。当“一部手机办事通”成为政务服务标配,当跨部门数据壁垒逐渐消融,技术正在重塑政府与群众的连接方式,这种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其意义远超婚姻登记领域本身。

这场“破壁行动”印证:真正的治理现代化,既要拆除制度藩篱,也要构筑情感认同。当百姓在政务服务中照见尊严,改革便获得了最深厚的合法性根基。期待这样的改革样本能激活更多领域,让“全国通办”从婚姻登记延伸到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泓洁)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