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以品牌日为契机赋能云咖产业发展——贯通产业经纬 洋溢世界醇香
云南日报    05-16 08:44:10

2

云南咖啡品牌活动现场,咖啡车组成的创意集市现身彩云里艺术中心。

滇池的晨雾里,咖啡的醇香,穿过翠湖的梧桐,掠过街巷的转角,织入春城的经纬。87家咖啡企业聚链成势,一颗生豆在昆明完成从原料到精品的蜕变,演绎“非产区”的品牌传奇。

5月10日,在中国品牌日的聚光灯下,昆明市西山区彩云里艺术中心内,云南咖啡品牌活动正在开展,首日吸引超千人次参与。

一杯咖啡,是生活方式,也是城市文化。此次活动通过政企联动、产研共融、全民体验、技能竞赛的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区域咖啡产业发展成果,赋能产业发展,擦亮“云南咖啡”品牌。

双中心破解“产强销弱”困局

云南咖啡的崛起,是一部从“被动定价”到“自主话语权”的逆袭史。过去,云南咖啡因长期依赖国际巨头订单,咖农议价权薄弱,价格受纽约期货市场波动影响明显。2015年,云南咖啡豆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13元,低于种植成本,导致大量咖农砍树转产。

此次活动中,云南咖啡联合交易创新中心与云南咖啡(长三角)分拨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云南与昆山的“产地+市场”合作迈入新阶段。昆山中咖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洋谈道:“此次合作,就是要把中国目前最大的咖啡生产地和中国最大的贸易加工集散区域进行结合,形成一个云品出滇和云咖出滇可发展的商业模式。”

西山区立足云南咖啡豆产量占全国产量98%的优势,打造“咖啡豆产地集散交易中心”,承担仓储、加工、供应链配套职能;昆山则发挥其占据全国60%生豆烘焙量的市场优势,设立分拨中心,辐射长三角及国际市场。

“未来,西山区将以此次联合交易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咖’为媒,为‘云品出滇’增添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西山区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说。

孵化本土品牌的“造星工场”

云南咖啡如何通过中国品牌日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云南咖啡产业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此次品牌日活动,西山区以彩云里为中心,辐射全区重点商业体和产业园区,建设“一园多片”协同发展的云南咖啡品牌创新孵化基地。该基地秉持“赋能双创、孵化未来”的核心理念,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支持,着力打造集创业咨询、技能指导、融资对接、实践实训、市场拓展、品牌打造等多维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创业服务生态。

辛鹿咖啡品牌负责人李薇对于首店选址落地西山区的决策十分肯定,“开业一个月,我们就成为了昆明外卖榜单的咖啡第一销量品牌。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在逐步开展线下市场的拓展,建立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模式。”

西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孵化基地,吸引更多咖啡企业和优秀策划团队,对云南优质咖啡进行包装提升,以品牌化模式融入全国和全球市场。”

5月11日,西山区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暨咖啡师竞赛举行。经过前期的选拔推荐,来自西山区范围内的60名优秀代表同台竞技。此次竞赛采取手冲咖啡挑战赛的形式开展,经过精彩比拼和激烈角逐,3人获得三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一等奖。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咖啡文化,促进咖啡产业发展,提升咖啡行业职工的综合技能素质,引导广大咖啡师职业从业人员成长成才。

烟火气与云咖文化共融

彩云里中央的咖啡创意展上,30辆移动咖啡车与手工艺市集,让游客既能品尝瑰夏手冲,也能体验咖啡烘焙DIY。这场“咖啡嘉年华”的背后,是西山区“以咖兴旅、以旅促咖”的深度融合战略。

近年来,巡津街区立足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结合咖啡产业,打造了铁皮巷特色咖啡店集群,成为广受游客喜爱的网红街区。街区将借助中国品牌日的契机,进一步提升街区体验品质,让更多人感受云南生活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一辆经过精心改装的电动咖啡车以其极简工业风造型吸引了众多目光。摊主王先生来自广东,他已在云南生活了二十多年。半年前,他改装了自己的电动车开始卖起了咖啡。“做咖啡房车很多,我们选择电动车做咖啡,一方面比较独特,另一方面电动车比较方便,可以把云南咖啡带去更多地方,介绍给更多人。”

此次咖啡创意展上,还涌现出一批拥有着独特商业梦想的咖啡创业者。从随点随到的移动式“咖啡房车外卖”到场景互动式“咖啡盲盒”,这些创意为云南咖啡品牌的推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已经在咖啡行业做了很多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咖啡品牌运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如今市场的需求。所以现在我们开始尝试去增加更多互动的项目,比如生态缸扭蛋、跨界融合等等。”某咖啡品牌主理人分享道。

从品牌日的推动到孵化基地的创意迸发,从文旅综合体的烟火气到职业技能大赛的匠人精神,云南咖啡正在书写一场“从泥土到品牌”的产业故事。(云南日报 记者熊明/文 高吴双/图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