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在缅甸曼德勒省圆满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震后防疫援助任务,将实验室检测设备、消杀药械、防护物资及应急食品等73类物资无偿捐赠移交缅方。这场跨越国界的公共卫生合作,为缅甸震后防疫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谱写了新时代中缅“胞波”情谊的公共卫生篇章。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基础设施损毁。面对震后次生灾害风险,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国际人道主义应急响应机制。4月19日,由国家和云南卫生系统及相关单位50名专家组成的卫生防疫队,携带实验室检测设备和试剂耗材、消杀药械等先进设备,从昆明直抵震中曼德勒省。
在曼德勒省,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深入4个安置点,完成5轮走访,围绕传染病风险评估、环境消杀、蚊媒生物监测、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专业防疫工作,全面提升当地灾后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我们这支涵盖传染病防控、环境卫生、实验室检测专业领域的队伍,成为缅甸震后防疫战线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开展各项工作,助力缅方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防疫队副领队杨春光介绍。
在援助期间,防疫队还与缅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多轮系统培训,涵盖灾后防疫知识、环境消杀技术、实验室检测操作等内容,累计培训缅方人员105人。防疫队深入曼德勒供水厂、疾控及医疗机构开展调研交流,协助提升实验室检测和蚊媒监测控制能力,为缅甸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中方的支持来得及时、专业、全面。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带着善意和技术力量抵达,为曼德勒省灾后防疫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意义深远。”曼德勒省卫生厅副厅长温奈博士表示,中方捐赠的防疫物资将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切实发挥作用。
据防疫队专家赵世文介绍,防疫队在任务期间与缅方共同制定了13个传染病监测与应急处置方案,为当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借鉴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及云南鲁甸、彝良等地震灾后防控经验,团队还为曼德勒制定了灾后恢复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建议,为缅方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高萍出席物资捐赠仪式,并与防疫队座谈交流,她充分肯定了防疫队成员不惧艰辛、甘于奉献的精神,称赞本次援外任务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中缅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云南日报曼德勒专电 特派记者邵琳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