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曲靖马过河镇:“蔬”写致富新篇
曲靖日报    05-19 10:11:49

     

蔬菜种植

蔬菜产业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关系着市民的“菜篮子”。近年来,马龙区马过河镇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主动探索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全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力推进乡村振兴。

挖掘资源禀赋优势 “土包包”变身“菜篮子”

马过河镇土地平旷,气候条件较好,水热均衡,适合种植蔬菜。马过河镇因地制宜,推行“宜种则种、宜菜则菜”的模式,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盘活300余亩撂荒地,适度流转6000余亩土地发展蔬菜产业,引进种植大户137户。截至目前,马过河镇能根据市场行情及节令变化生产娃娃菜、白菜、生菜、油麦菜、辣椒、番茄等10余种蔬菜,极大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菜篮子”变身“聚宝盆”

马过河镇把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主要抓手,选拔3名有技术、有能力、有情怀的党员进村“两委”班子,带领村党总支打开思路,闯出蔬菜产业发展“新路子”。何家村党总支率先行动,在何家村村委会永宁岗村、角家村、补垮一组、二组、三组试点引进永臻菌业种植香菇38亩、引进个体蔬菜种植户种植蔬菜500亩,并向上争取资金50万元,建立冷库1个,促进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实现辖区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便务工,覆盖所有脱贫户、监测户。该镇按照“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已推动何家村村委会流转土地1100亩、车章村委会流转土地643亩、麻衣村委会流转土地780亩、鲁石村委会流转土地3000亩用来发展蔬菜产业,近两年来,全镇群众耕地流转租金和季节性用工佣金收入达2600余万元,有力促进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聚宝盆”变身“稳定器”

马过河镇坚持“生产订单+技术服务+销售”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发展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成功对接省内外蔬菜批发商并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有效提升了蔬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比较效益。目前,该镇已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31万元,建成1个单元冷库及附属基础设施,能冷藏360吨果蔬,满足周边20余户种植户的果蔬冷藏需求,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于一体的农产品产业链,让农户在一块土地上获得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和就近务工带来的3份收入。

马过河镇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勃勃生机。(曲靖日报 郑罗燕 文/图)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