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陈秋月 走进宋徽宗的茶世界,沉浸式体验宋代茶文化的风雅与当代传承。近期,由周重林、李文华所著的极致生活美学茶书《宋徽宗的茶事》上市。
《宋徽宗的茶事》一书凭借20年深厚茶业研习经验,精心撰写21篇详实解读,引领读者深入领略宋代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探索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轨迹。
作者在《宋徽宗的茶事》一书中特别指出,宋徽宗赵佶对茶道艺术的贡献极为卓越,在某些层面甚至超越了茶圣陆羽。他首创盛世兴茶论,认为茶作为一种艺术,能让人获得淡泊高雅的境界与清白德义,品茶是 “盛世之清尚”,唯有在太平盛世,人们才有闲情品味茶的妙处。在制茶艺术上,宋徽宗追求极致。他规定茶需产自阳崖阴林,以白茶为上佳品种,采摘要在日出前,且只能用指甲掐取,鲜叶需置于水罐并分拣评级后才能进入制作环节。受此影响,当代符合这些标准的武夷山、易武正山、凤凰山等地茶产业蓬勃发展。他对贡茶的命名也独具匠心,如贡新銙、龙团胜雪等,蕴含原料等级、造型样式与美好寄托。像龙团胜雪,采用银线水芽工艺,仅取芽心一缕,制成后晶莹如银线,饼面有小龙蜿蜒,缔造了制茶工艺的神话。
同时,在《宋徽宗的茶事》中,作者更提及:宋徽宗还将品茶艺术推向高峰。其七汤点茶法详细阐述了茶道艺术的呈现方式,从创造茶器入手,用茶筅取代茶匙,让点茶艺术更加丰富。他强调点茶注水的汤瓶嘴要口小锐尖、出水口稍大且直,以便控水断水自如。在水的评价上,“清轻甘洁” 的标准沿用至今;“香甘重滑” 的好茶评价标准,同样影响着当代对茶的品鉴,其中茶香讲究真香,而非添加龙脑、麝香等香料后的香气。此外,尽管明清后散茶流行,使得后人对他评价茶饼的部分有所忽视,但如今普洱茶饼、白茶饼的再度兴起,让其紧压茶评审理论重新回归视野。
据悉,为让读者沉浸式感受宋代茶文化,《宋徽宗的茶事》一书精心收录了30幅古画与彩图,其中包括宋徽宗《文会图》、刘松年《斗茶图》《茗园赌市图》等经典古画,以及武夷山茶山图、普洱茶紧压茶饼图、当代茶人点茶图、北宋贡茶 “龙团” 复刻版等,全方位展示宋代茶文化的兴盛景象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茶文化爱好者,还是对古代生活方式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对宋代茶文化全新且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