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清风之旅”廉洁文化阵地推荐——西山区升庵祠
昆明信息港    06-18 12:37:34

一、阵地简介

杨慎(字升庵)晚年曾在此讲学、著作。万历三十八年二月,云南右布政使刘之龙将把原杨慎居住过的“碧峣精舍”改名为“太史祠”,供奉杨升庵塑像,专门纪念杨升庵。咸丰七年(1857年),“升庵祠”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年)重建“升庵祠”,1987年,昆明市文管会重修升庵祠,1990年杨升庵纪念馆正式挂牌。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十二字之言,则高度概括了杨升庵一生的政治追求——清正廉明、以民为先,时刻关心民间疾苦。当时,昆明的豪绅以修浚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敛财肥私,杨升庵正义凛然地写下《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篇痛加抨击,诗中写道“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在云南期间,他竭力传播中原文化,常常深入边地游历,与当地各民族倾心长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滇士从者如云,其中有著名的“杨门七子”,对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升庵家族历代为官,清廉传家,自祖父杨春而下,一门四世共出七位进士、四位举人、一位贡生,人称“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在优良家风的润泽下,孕育出了世代相传的“四重”“四足”杨氏家规家训。“四重”,对杨家族人的工作、产业、礼仪和教育等作了规定,教育子孙亲善和睦,兴家立业;“四足”,则主要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强调淡泊名利,节俭持家。

杨氏家规家训,对族人廉洁做官、勤俭持家、勤政爱民起到了源头性的规范作用,形成了教育和培养子孙的优良家风。几百年来,杨氏后人代代恪守,为官者清廉自律、为商者兼济大众,永葆清白传家的宗风遗范。杨升庵的清廉家风不仅深刻影响着后人,在今天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成为西山区清廉文化的象征,传承百年永不褪色。

二、地址

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高峣村徐霞客小学旁

三、收费情况及开放时间

是否收费:免费

开放时间:8:30—17:00

详细地址: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高峣村徐霞客小学旁

编辑:周菁(实习)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