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滇池历史文化经典、欣赏系列诗歌、讨论云南茶文化......6月23日,“大美滇池·文心铸魂”文艺评论系列活动在新华书店南屏街店举行,活动作为“五百里弦歌——2025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之一,通过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言交流,以评论研讨的形式,充分展现古滇文化底蕴与春城魅力。
活动特别邀请了多位文艺评论家、作家、诗人、高校师生代表,围绕滇池历史文化、生态美学及康养文化展开系列评论,同时对“高原明珠,绿美春城”文艺作品进行研讨。活动以观看《滇海曲》《大观楼长联》等经典作品及视频拉开帷幕,滇池与西山构成的美妙山水图映入眼帘,嘉宾们共同感受着古人对滇池的赞美与情怀,为后续的评论研讨环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在交流发言环节,云南蒙学会会长郑千山,昆明茶书协会会长、云南大学张棨教授分别从“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的文化价值”“滇源·丰泽园植物园生态美学”两个主题发言,从文艺评论的角度结合自身阅历进行了交流发言,将滇历史文化考古价值与生态美学一同向众人呈现。
王红彬朗诵诗歌
田冯太朗诵诗歌
黄荣朗诵诗歌
在诗文欣赏与评论环节,王红彬、田冯太、黄荣、徐源与鸽子等5位诗人、作家在现场朗诵了各自在“绿美春城”系列诗文中所创作的作品,他们的作品紧扣滇池、西山、蓝花楹等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事物,以诗歌的形式使读者感受春城的独特魅力。朗诵结束后,陶园园、陈中亮、杨志虎、张婷婷等多位文艺评论家从写作手法、创作理念、表达形式等方面对诗歌进行了评论,进一步促进了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度交流。
《马静芬插花艺术作品集》是中国商界女领袖、著名插花艺术家马静芬(褚时健夫人)的插花艺术代表作,展现了她数十年在插花领域的艺术积淀与独特风格。活动现场,云南民族出版社编辑郑永梅对此书进行了推荐介绍,她表示,马静芬对插花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该书收录了马静芬几十年来创作的近200幅作品,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审美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并展现云南茶文化的深厚魅力,本次活动还开展了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茶文化”为主题的讨论会,会上,《茶马古道记》(新版)《景迈山风物志》《老班章3.0》三部以茶文化为主线的作品亮相登场。诗人何永飞、作家杨嵩、作家马安民通过自身视角分别向现场嘉宾介绍了三部作品的创作经历与出版过程,评论家凌之鹤、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字春华、作家南墨依次对三部作品进行了点评。3位作者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灵感来源进行了生动分享,并以3位评论家的独到精彩点评加持,成功引发了现场嘉宾对未来文艺创作的深入思考与探索,现场处处充斥着浓厚的文学气息。
“这是一场以滇池历史文化、文艺作品、云南茶文化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交流活动,以文艺评论的形式展现了滇池历史文化的魅力。”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海东说,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度开展此次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多元化、多层次展示昆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色彩,同时,他还表示,未来还将以昆明特色景点和城市代表性IP为主线,继续开展相关文艺评论活动,并积极组织评论家进行相关文艺创作。
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大美滇池·文心铸魂”主题开展,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文艺评论的视角,开展了经典回顾、思潮对话、作品品读等环节,深度探讨了当下如何以文艺评论的力量触摸滇池文脉、品味绿美春城,为昆明文艺评论事业发展注入新锐思考。
“五百里弦歌——2025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由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6月21日-6月26日期间,将围绕昆明文艺展演、昆明文艺展览展示、文学艺术系列活动三大板块,开展18个专场活动,向社会推介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