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昆明监狱用法律准绳编织平安大网,以严格执法彰显公平正义,用心用情架起新生桥梁,既用严格管理守护法律威严,又以暖心关怀彰显人文温度,书写了新时代监狱工作的文明篇章,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走进昆明监狱,浓厚的文明气息扑面而来。行政办公楼的每层走廊都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从党规党纪到普法宣传,从廉政警句到励志名言,步步皆风景;监管区创新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涵盖多种元素的支部品牌文化墙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增强了监狱警察队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如春风化雨沁入每一位干警的心田。
在警营文化建设中,昆明监狱不断推陈出新。“红歌嘹亮颂华诞 警心熠熠展风采”比赛现场,激昂旋律在高墙内回荡,监狱民警用歌声诉说忠诚;“瞻仰红色遗迹 接受红色熏陶”活动中,民警们追寻先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另外,昆明监狱还通过开展监狱工作理论研究、制作法治宣传短视频等方式,让警营文化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近3年来,昆明监狱有94人荣获个人三等功,1个部门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监狱先进集体”,警营文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
文明执法,一直是昆明监狱最温暖的注脚。全新打造的母婴室和儿童游乐区为监区会见室增添了一抹亮色——粉色标识牌俏皮可爱,卡通墙贴童趣满满,软包台桌与舒适靠椅尽显贴心。一位年轻的妈妈尹某某抱着孩子,红着眼眶拉着监区民警的手说:“没想到你们这么用心为我们考虑,让我和孩子见他爸爸时感受到别样的温馨,太感谢你们了。”质朴的话语,道出昆明监狱执法过程中流淌的温情,驱散了会见家属的局促与不安。
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中,昆明监狱用心用情帮助一个个迷途的灵魂重拾希望。4年前,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高某暴躁易怒,与其他服刑人员冲突不断,是监区出了名的“刺头”。高某的父母曾无数次红着眼眶离开会见室,儿子的暴躁与抗拒,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监区干警没有放弃,他们为高某量身定制教育改造方案,用换位思考打开他的心防,以心理干预抚平他的戾气,借亲情帮教唤醒他的良知。耐心的陪伴与引导让高某从暴躁易怒的“刺头”蜕变成为了积极改造分子,高某的父母送来“人性管理有温度,严格执法有法度”的锦旗,见证了昆明监狱教育改造的温暖与力量。
在一直被视为“监狱里的监狱”的高度戒备监区,同样绽放着文明之花。这里不仅有严格的管控,更有充满智慧的改造方案。教育课上,思想课坚定罪犯的改造信念,国学课浸润他们的心灵,人生课指引未来方向;书法、绘画兴趣小组里,罪犯们用笔墨抒发悔意;每月的感恩教育与“悔罪日”活动,如春雨般洗涤着他们的灵魂,以文润心、以文促改,曾经冰冷的高墙内,如今处处涌动着向善向美的暖流。
除此之外,昆明监狱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认真落实全员志愿者注册签约制度,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宣导、法律援助、无偿献血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爱心,展现监狱干警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从文化铸魂到温情执法,从心灵救赎到回馈社会。昆明监狱用行动证明:法律的威严与人性的温暖从来不是对立面。这座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的特殊阵地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续写文明与新生的动人篇章。(云南日报 记者邓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