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路口设置移动花箱围挡。记者刘凯达摄
日前,正逢周五晚间步行街人流量剧增的时候,一名无证游商在南屏步行街售卖花环。“您售卖的花环为城市增添了亮色,但也影响了秩序,我建议……”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五华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护国街道中队(以下简称“执法中队”)队员耐心细致地向游商讲解占道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0年,南屏步行街被列为云南省首批5个夜间经济地标,南强街被列为全省首批50个夜间经济生活圈;2022年,昆明老街—南强街巷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南屏步行街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日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的南屏步行街片区,也面临诸多城市管理问题: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无照游商钻空售卖、人流车流交织拥堵……护国街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攻克城市管理的顽疾难点,助推城市管理实现从精细化到精品化的蝶变。
近年来,执法中队紧紧围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城市面貌品质两个新提升”工作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昆明老街片区城市环境治理与管理,实施治堵、治脏、治乱、治污、净化、美化工作。
为破解人多、车多、空间少的城市管理难题,执法中队优化车辆停放“便捷区”,启用“南屏乐集”等4个非机动车保管站,新增大量非机动车停放车位。
同时,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护国街道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践行“721”工作法,即7分服务、2分管理、1分处罚,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模式。“我们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执法中队队员介绍,通过教育、引导和服务,将柔性、理性、人性融入执法全过程,让城市管理更有“人情味”。
在管理制度上,五华区建立南屏步行街片区运营管理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到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尺度,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街区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发动沿街商户、公共单位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实现城市管理从“管”到“治”的转变。
接下来,护国街道将以更精细的管理、更暖心的服务,为打造南屏步行街文旅消费高地提供坚实保障。(昆明日报 记者刘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