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2025昆明文艺周】探索网络文学创作与绿色发展理念融合路径 “苍烟落照话乡愁”网络文学主题座谈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    06-25 22:59:02

6月25日下午,昆明网络文学爱好者齐聚新华书店南屏街店,共同聚焦当下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开展深入交流对话活动。本次活动作为“五百里弦歌——2025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其中之一,以“苍烟落照话乡愁”为核心主题,通过交流发言、灵感分享、沙龙对话等形式深入挖掘滇池文化内涵,探讨新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路径。

1

活动特别邀请了云南省作协网络作家分会副主席、阅文白金作家冉云艳(锦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妇联“巾帼好网民”周洲,昆明市网络文学协会理事、第四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年度大奖获得者龚庆萍(花间一壶酒),番茄小说签约作家、第十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李伟(雪域浪子)四位嘉宾来到现场,围绕滇池历史文化、个人创作经历以及各自笔下的乡愁故事开展交流分享,为来到现场的网络文学爱好者呈现满满文学“干货”。

2

网络文学创作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铸就的,李伟以“网络作者的创作之路”为主题,讲述了自身如何走上网络写作之路,以及在网络创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创作成果,向观众生动呈现了一段真实坎坷的创作历程。同时,他还在发言中表示,滇池作为本土作家创作的沃土,不仅承载着乡愁,还具有着深刻的历史感悟。他的新作《从部落遗孤到古滇之王》正是在古滇文化遗址采风过程中获取了灵感,以此下定了创作的决心。

3

对于滇池与乡愁之间的联系,龚庆萍认为,滇池是昆明人共同的乡愁、共同的历史怀想。对此,她以历朝历代为背景,讲述了滇池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与变化,体现了滇池对历史的承载与人文之间的联系。此外,她还展示了作品《坐着轮船去海口》中的部分内容,在她的笔下,滇池不仅是世代居住在滇池边渔民的生活依托,更体现了他们乡愁的寄托。

4

如何在昆明这座城市中挖掘当下网络文学的创作空间?周洲将“‘文旅科幻’小说创作分享”作为发言主题,以自身经历和灵感带现场观众解开“昆明密码”。她以现场问答的形式开展分享,将昆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一一罗列介绍,并且加入了昆明都市传说元素,使得“科幻”主题更加鲜明。关于在创作中如何做到引人眼球,她表示,在创作题材方面可以以新颖的题材和角度结合昆明特色景点和元素进行大胆尝试,同时,还可应用当下VR电影空间、MR互动空间等新科技、新技术,给予读者全新的体验。

5

滇池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既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灵感源泉,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冉云艳在交流发言中,以“在滇池的波光里看见文学的万千气象”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为什么滇池能成为文学领域的独特坐标。她表示,滇池在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坐标,从古至今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到此创作。而当下的文学创作,要以创作之桨,划开滇池的文学镜像,从中获取更多灵感,探寻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6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者自身技能与水平,现场还进行了互动交流环节,多位网络文学爱好者向嘉宾提问请教,与嘉宾面对面交流,为网络文学创作者、行业从业者及读者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的平台,使网络文学的未来充满更多可能性。

“昆明有很多值得去挖掘、去创作的元素,如何以网络文学创作表达城市内涵,要在素材选取、手法创新、题材拓展三方面下功夫。”周洲认为,在创作过程中,要抓住昆明最具特色的城市元素,以新颖的写作手法将其表达出来,同时,要不断以新题材进行创作,不断激发自身创作灵感,以“新”作品创作“新”成效。此外,周洲还呼吁,应将文旅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学创作进行紧密结合,在相关文学交流活动中,加入文旅产业元素,利用网络文学作品扩大对昆明城市景点、城市内涵、城市底蕴的宣传,在促进文学创作进步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擦亮昆明城市名片。

7

本次座谈会不仅是一场网络文学领域的交流对话,更是一次新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与绿色发展理念融合的实践探索。网络文学作家与网络文学爱好者通过交流互动,完成了一次次灵感与思想的碰撞,有效提升了参与者创作水平,开拓了创作视野,为未来昆明网络文学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8

“五百里弦歌——2025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由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6月21日-6月26日期间,围绕昆明文艺展演、昆明文艺展览展示、文学艺术系列活动三大板块,开展18个专场活动,向社会推介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奕然)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