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还能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葛雨晴老师立足于学生实际,通过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让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葛老师的班级有一段时间经常丢东西,不是这个同学的铅笔丢失了,就是那个同学的橡皮丢失了。她经过细心观察、调查了解,觉得是有学生“拿”走了。葛老师想,作为老师,既要帮助“拿东西”的同学改掉恶习,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于是,葛老师决定通过给学生上诚信班会课的形式来解决。班会课上,葛老师首先讲了几个不诚信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然后重点讲了不诚信的行为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再由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第二天丢东西的同学就高兴地说:“老师,东西回来了”。从此,葛老师的班级再也没有丢过文具。
诚信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除了教师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及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既“持之以恒”,又“潜移默化”,才能培育出讲诚信的孩子。为了让诚信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葛老师总结了三条诚信教育的有效方法。
诚信+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葛老师向家长们提出5个要求:不要打骂孩子,因为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家长应该言而有信,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父亲要纠正粗暴、单一的教育方式,母亲则不能对孩子溺爱、娇惯,家庭教育要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与理解宽容有机结合;平时注意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主要是帮助孩子克服撒谎、任性的毛病;多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使其不断感受讲诚信所带来的快乐。
诚信+课堂教育。召开“讲诚信 守信用”主题班会等活动,通过诚信格言、诚信名人故事、诚信寓言故事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养成诚信美德。
诚信+特色活动。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把诚信教育与体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例如: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诚信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开展“诚信”口号的征集活动;诵读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内涵的古诗文;举办“诚信主题手抄报”等。通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提高诚信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自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塑造诚信的良好形象。(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