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毒品实验室云南分中心技术人员正进行毛发检测。
“穿好白大褂,戴好口罩、橡胶手套,日复一日面对仪器开展检测,这就是我们的禁毒‘战场’。”在国家毒品实验室云南分中心,技术人员一边调侃工作日常,一边介绍中心情况。
2020年,国家毒品实验室云南分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当年全国唯一一个省级公安机关的毒品实验室,云南分中心以污水监测、毒品样品分析毛发检测等实验数据资源为核心,以数据应用和服务实战为目标,深度分析和挖掘应用实验数据,实现对毒情形势的全面监测和发展趋势的实时预警,进一步提升实验数据服务政策制定和禁毒实战的能力。
云南分中心成立后,不仅能通过检测对毒品定量定性,解决相关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还能对毒品的制作工艺和来源进行分析研判,判断毒品来自哪里、制作工艺是什么、前体化学品是什么、原料用什么,从而进一步延伸案件线索,对案件上下游进行扩线打击。
“我们通过在全省各地部署相关设备,每季度采集污水到实验室检测,从中分析是否含有毒品代谢物,再从毒品代谢物中研判此区域是否有毒品滥用情况,如存在对其进行一一溯源,最终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云南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云南分中心通过污水检测可准确分辨出所有传统毒品和大部分新型毒品的代谢物。截至目前,云南分中心已对全省各地数万份污水进行毒品监测。
近年来,云南分中心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不断加强科研攻关,紧盯制毒工艺发展和原料、路线变化趋势,开展制毒化学品及其新种类的检验、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监测和研判,构建毒品特征信息数据库,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各类权威性的技术数据支持。同时,积极利用各类新技术手段,服务和协助我省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开展重大疑难制贩毒案件侦办工作,全面支撑云南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云南分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每年处理各类检测样本近万份,技术团队基本保持全年无休状态。“我们工作有3个特点,任务重、时间紧、检测精准度要求高。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我们坚持3个24小时,即24小时待命、24小时受理案事件、24小时完成检测。”云南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工作特殊性,日常工作中需接触大量毒品、化学品和有毒化学物,虽做好相关安全防护,但依然会面临不小的风险。
“一直在幕后,工作压力大、风险也高,选择这份职业是否后悔?”面对询问,云南分中心技术人员表示,作为全省禁毒队伍背后的技术支撑团队,能以工作成效为一线实战民警提供更好的侦查方向和目标,帮助抓获更多毒贩就是最幸福的事,也是这份职业赋予的荣耀。他们说:“再苦再累都不怕,我们只希望能把工作做得再精准一点、快一点、好一点。”
自成立以来,云南分中心在公安部禁毒局和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指导下,先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禁毒课题1项、公安部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项,承担编制公安部行业技术标准2项,申请发明技术专利2项,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公安机关毒品分析技能大比武、大考核中分别获最佳技术奖、一等奖各2项。
本报记者 邓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