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联大精神如何照亮当代教育?金改平开讲西南联大“三为”精神
昆明信息港    06-27 21:12:13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红亮 战火纷飞的年代,西南联大何以铸就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其精神遗产如何为今日教育注入力量?6月26日,“瓦猫夜话”公益讲座第六期在西南联大院士之乡体验馆开讲,本次讲座聚焦《西南联大的为人、为学和为师之道》,特邀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金改平担任主讲人。

金改平,退休前为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教研员,退休后仍心系教育,现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聘为云南师大附中呈贡学校德育工作室主持人。先后应邀到福建、浙江、江苏等20个省市自治区做过中小学德育、家庭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中,他以“一个时代、一所学校、一些师生、一个地方、一种精神”为脉络,深入剖析了在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里,西南联大师生如何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于颠沛流离中书写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篇章。讲座中,金改平特别援引由昆明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洪海波编纂的《院士之乡——西南联大龙泉往事》作为学术支撑。他指出,这部以昆明龙泉联大院士聚居地为研究核心的著作,通过大量未公开的一手档案、口述史料,填补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与抗战知识分子群体研究的空白,是研究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文献,也是开展爱国主义与学术精神教育的权威读本与必备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结合,艰苦环境中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其具备历史责任感与远大志向‌。”金改平立足这一思想指引,通过对西南联大烽火育人厚重历史的深度解读,最终凝练出西南联大的核心教育启示,教育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引起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讲座结束后,书法家乔明、黄国辉为听众书写赠送联大精神的书签。

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讲好云南的“五个故事”,即聂耳和国歌、西南联大教育救国、闻一多舍生取义、扎西会议推动革命胜利、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讲好这些故事是云南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塑造地方文化认同,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本次讲座由昆明龙泉古镇文化研究院、盘龙区“文化+”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龙泉街道司家营社区主办,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瓦猫博物馆、玩具博物馆、西南联大院士之乡体验馆及盘龙区作家协会联合承办,是盘龙区“文化+”赋能社区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普惠共享的生动实践。讲座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热爱本土文化的市民到场聆听。

“瓦猫夜话”系列公益讲座将持续聚焦本土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培育,此次讲座不仅是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深情回望与致敬,更是以历史的火种点燃当下的思考,在“刚毅坚卓”的精神珠峰之上,探寻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根脉与教育理想。让不朽的联大之光,持续照亮我们守护文化根魂、培育时代新人的前行之路,为这片土地的文化薪火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