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宁县采用“无人机+”模式,在辖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行动,全方位、无死角开展巡查,让隐蔽种植的毒品原植物无所遁形,以科技力量筑牢禁毒防线,全力守护辖区净土。
在大田坝镇清河村,民警熟练地调试着无人机设备,为当天的巡查工作作最后的准备。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响起,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预定航线,朝着山区密林飞去。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发挥了“空中侦察兵”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时图像传输功能,地面指挥人员能够清晰掌握地面植被状况,针对毒品原植物特有的形态特征,经过实时画面分析,可精准识别可疑植株。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巡查人员立即锁定坐标,组织地面警力前往现场进行核查,真正实现了“空中侦察、地面打击”的高效联动。
此次巡查区域多为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的边远山区,无人机机动性强、巡查范围广、视角灵活等优势有效弥补了入户走访、人工踏查等方式的不足,能够轻松穿越茂密的山林,对可疑区域进行高清拍摄和实时回传画面,精准定位可能存在的毒品原植物种植点。
大田坝镇平安法治办主任张晓婷说:“以前,我们踏查的方式,就是在毒品原植物旺生长期组织镇村组干部进行人工踏查,比如屋顶,院落,密林会有一些遗漏,现在,通过无人机踏查的方式,帮助我们消除了盲区,确保做到‘不漏一处’。”
当巡查小组通过无人机画面锁定疑似种植区域后,地面踏查组立即携带铲除工具赶赴现场,进行实地核查和清除作业。通过无人机的“空中视角”,进一步构建“空中扫、地面查、人力巡”的立体巡查网络,全面提升禁种铲毒工作的精准性和覆盖面,实现了“早发现、早铲除、早打击”的工作目标。
“现在有了无人机,消除了巡查死角,我们巡查的面积更广、效率更高、成本也降低了。”昌宁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说。
经细致排查,发现并铲除野生大麻植株11株,有效阻断了毒品原植物的自然传播,在开展巡查工作的同时,民警还积极向群众宣传禁毒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昌宁新闻网 记者李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