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中共昆明市委关于十一届云南省委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省委巡视办    07-01 10:18:25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2024年3月27日至2024年6月7日,省委第六巡视组对昆明市开展了常规巡视。2024年7月10日,省委巡视组向昆明市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昆明市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以及全国巡视工作会议和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精神,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主动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改革发展、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扛牢主体责任,全面落实整改任务。成立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带头落实整改责任、认领整改任务、领办重点难点问题;市委常委班子成员认真抓好分管领域整改任务落实。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巡视整改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调度巡视整改工作,支持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及群众反映事项。

(三)强化跟踪问效,从严从实推进整改。组建工作专班,及时统计、分析、汇总、跟进巡视整改情况。建立月报告、季调度工作机制。建立整改督查机制,对整改进度慢、措施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及时提醒督促。建立以巡察促进巡视整改机制,将巡视整改情况纳入巡察监督内容。整改期内,发出工作提示(提醒)函136份,督办单29份,印发纪检监察建议3份,提醒约谈176人。

(四)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整改走深走实。认真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方针,把抓整改作为出发点、促发展作为落脚点。对问题不回避、不推脱、不遮掩,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快查快处、形成震慑;对共性、倾向性问题,制定“长久立”机制,以一个问题的整改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不断巩固和深化巡视整改成果。集中整改期内健全完善70多项制度,推动巡视监督治理效能从整改落实向助推改革发展转化。

(五)加强统筹督促,抓好提级巡视整改。统筹抓好提级巡视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反馈问题的整改,推动提级巡视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目前,省委巡视组向市纪委监委机关反馈的2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3个、正在整改1个;向市委组织部反馈的2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0个、正在整改2个。

二、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扛稳压实巡视整改责任方面

1.坚决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市委统筹谋划抓整改,研究制定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及整改推进会,统筹调度巡视整改工作。市委书记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认领巡视反馈问题,亲自研究巡视整改相关工作,严格督促市委常委班子其他成员认领分管领域问题并抓好落实,确保整改责任不落空。

2.持续强化巡视整改监督责任。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出台加强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办法,成立整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全程监督、精准监督。建立联席会议、问题线索、“四方联审”、问责及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做细做实整改监督。结合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抓好涉组涉干问题整改监督,推进整改日常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关于发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

1.持续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定力和执着,统筹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化工、烟草、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低空经济、生命科学、新型储能、智能算力等未来产业。巡视反馈以来,持续推动经济平稳增长,到集中整改期结束,全市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275.2亿元,增长4.0%,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1.9%,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31.1%,均居全省第一位;全年产业投资占比39.5%,完成值为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昆明工业对全省的贡献率达59.4%、创历史新高;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0%。

2.提升对外开放深度广度,强化辐射带动能力。圆满完成GMS会议服务保障任务,高质量承办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第二届滇商大会,推动成立中老铁路城市联盟,昆明荣获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提速,到集中整改期结束,全年磨憨进出口货物总量928.3万吨、增长13.5%,进出口货值总额531.3亿元、增长10.9%,出入境人员总数238.5万人次、增长58.2%,围网区、南坡产业园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巡视反馈以来,不断促进外贸稳定增长,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534.2亿元、增长10.0%,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1.7%。

3.履行生态保护责任,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实施“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科技支撑”等措施,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三年行动,组建市滇池流域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科学调度自然降水、外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滇池全湖水质连续第七年保持Ⅳ类。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7%,27个国控地表水断面、45个省控地表水断面全面消劣,阳宗海稳定保持Ⅲ类。在全省率先成立碳中和中心,“碳惠春城”试点深入推进,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90%,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5%以上。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投诉件已办结1277件。

(三)关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

1.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全面启动户数超5000户社区的拆分或规模调整,建立社区户数动态监测机制。开展昆明市详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改革,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开展主城区“有路无灯,有灯不亮”整治行动。雨污分流系统覆盖区域占比提升至89.9%,2024年雨季中心城区淹积水情况较往年明显缓解。拓东体育中心、昆明市体育中心等文体设施启动提升改造,27个公共体育场馆持续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持续推动10件惠民实事等重点民生工程,切实保障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顺利完成省级下达的保交房工作任务。

2.牢牢守住脱贫攻坚和粮食安全底线。持续落实“六个一批”就业帮扶措施,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2.5%。提升帮扶车间效能,吸纳农村劳动力86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占比41.6%,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加大违规占耕整治力度,违规用地问题已全部整改。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8.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1%。

3.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下降”,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开展663次“清街扫楼”式排查行动,加大对电信诈骗打击力度。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8%、19.5%。按计划完成2024年度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工作任务。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建设清朗网络空间。

(四)关于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方面

1.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市委常委班子带头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制定和落实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2024年工作要点及“十大行动”工作措施,结合巡察工作对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市委常委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对分管部门管理监督。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做实做细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

2.严格落实专责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制定《昆明市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办法(试行)》,定期分析研判政治生态,每季度通报全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意见建议。突出重点领域监督,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制定市属国企主要领导人员权责清单,系统强化国企国资领域党风廉政建设。锤炼纪检监察“铁军”,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约束纪检监察干部权力,保障执纪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严查“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395场次,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大对政法、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开展国企非标融资专项整治。开展全面摸清家底、处理处置问题、系统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科学监管体系试点,全流程探索农村“三资”监管路径。积极处置长丰学校事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细致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全覆盖梳理重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五)关于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加强作风建设方面

1.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文件会议“减量提质”,市级印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1.6%、10.4%。全面清理规范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达标、节庆论坛展会活动,推进数据赋能基层治理“云表通”和乡镇(街道)履职事项“三张清单”试点工作。加强对新项目的研究论证、审核把关,抓好捞鱼河水质净化厂等项目遗留问题整改。

2.强化作风问题监督检查。“一季度一重点”开展吃喝不正之风、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外出开展公务活动等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节假日作风监督检查,持续深化“半拉子工程”“新形象工程”整治,解决执行政策简单化、“一刀切”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3.推动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巩固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成果,对“实干家”型干部提拔重用和晋升职级2314人次、表彰激励1520人次,坚决处理处分“太平官”型干部。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通过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以及选派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到基层锻炼等方式,推动干部强素质、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

(六)关于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建引领方面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市委工作规则、常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各级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府“三重一大”决策程序,修订《昆明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推动议事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四用四不用”选人用人导向,做深做实政治素质考察,明确5个维度20项具体内容,识别出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专业能力强的干部。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常态化调研机制,全覆盖开展全市干部队伍日常调研,提升职级职数使用效能。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党支部“调优扩先提中治软”行动,培育“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352个。统筹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选市级机关“实干先锋”152名,推进公立医院“把支部建在科室上”,586所公办学校建立与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匹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力度不减抓好后续整改。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巡视整改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既巩固已整改成果,又统筹攻坚克难,确保巡视反馈问题见底清零。

(二)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履行巡视整改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及时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管党治党水平。

(三)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巡、改、治”相统一,健全完善管长远、固根本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共性、倾向性问题的系统治理,解决制度缺失、制度失效的问题,推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四)强化成果运用,把整改成效转化为发展效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巡视整改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昆明实践中去谋划,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发展成果检验巡视整改成效,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公开期限:2025年6月23日至7月7日。联系电话:0871—63163151;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5号楼427室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室综合三处;邮政编码:650500;电子信箱:kmxszg@163.com。

中共昆明市委

2025年6月23日

编辑:徐毅杰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