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宜良县:链式思维“引龙头”,盘活资源促就业
昆明信息港    07-04 15:59:44

近年来,宜良县充分整合流转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云南英茂、浙江丰岛、广东缤纷等14家龙头企业,建设苗木花卉产业园和种苗、种植、展销、物流、实训基地,进一步延伸苗木花卉产业链条的同时,也为群众打造了一批“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制定“招商图谱”

实现“补链+强链”双重突破

创新推行“党建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模式,组建花卉苗木产业链党建联合体,吸纳4家龙头企业担任“链主”、12家上下游企业作为成员,建立起“八联”工作机制和“链主轮值制”;同时,派驻党建指导员、驻企联络员开展精准服务,在深入摸排产业链短板基础上制定精准招商图谱,推动招商策略从“粗放对接”向“靶向突破”转型升级,构建起“需求摸排—精准招商—项目落地—服务保障”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近年来,先后引进丰岛花卉、云南英茂、云南为君开等14家省级龙头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种苗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展销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以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为例,其三角梅收集品种达952个,自主研发517个。全县超1000户苗企苗农投身三角梅产业,种植面积近4万亩,年产销量超5000万株(盆),年销售额超7亿元。

强化“要素保障”

实现“用地+落地”双重保障

立足花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荒地唤醒”全周期服务机制,通过建立闲置荒地动态数据库和“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制度,为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用地解决方案。通过强化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统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等多部门协同参与,推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精准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高效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水电等关键要素,不仅有效盘活县域闲置土地资源,更打造了花卉产业项目落地的“全要素保障”新范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用地创新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如,在推进狗街镇高古马绣球花扩繁种植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过程中,为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要素,由狗街镇党委牵头、多部门配合,顺利完成项目一期159亩土地流转,仅1个月就实现了“三通一平”,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打造“务工车间”

实现"租金+薪金"双重收益

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务工车间+农户”联农带农模式,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土地流转收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的双重收益。通过龙头企业引入先进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技术及配套设施设备,高标准建设现代种业生产基地、新品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圃、产品展示中心、物联网数据中心、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培训中心等,打造“模块化务工车间”,有效延长苗木花卉产业链。项目落地后,由县级部门组织龙头企业与乡镇、职业院校对接,通过企业、农户“点单”,机关、高校“接单”的培训模式,针对性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推动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累计新增54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人均月增收2000元,进一步拓宽了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实现了“产业兴、就业稳、百姓富”的良性循环。(供稿:宜良县委宣传部)


编辑:李莹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