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扬帆海上丝路 助力云品出滇 ——“郑和号” 海公铁多式联运班列首发
云南日报    07-05 10:39:25

建设中的富宁港。 本报记者 王世涵 摄

“郑和号”班列首发。

“发车!”7月4日17时25分,随着发车指令下达,满载特色云品的集装箱列车“郑和号”从郑和故里昆明晋宁启程,将沿中老铁路黄金通道直抵老挝万象,经公路高效接驳至泰国拉廊港,最终通过海运抵达孟加拉国吉大港。标志着中国西南连接印度洋的新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贯通,有效助力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开启“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

2023年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正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枢纽。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3年多来其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黄金线路”效应日益显现,已成为连接中国与老挝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纽带。

依托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着力打造物流集散枢纽,云南创新推出多式联运谱系化班列品牌,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投资、服务、金融等多方面合作。持续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打通跨境运输关节痛点,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城市与东南亚、南亚、欧洲的贸易通道,为国际经贸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620年前航海家郑和率领的7次大规模远洋航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620年后的今天,在郑和故乡晋宁,通过中老铁路实现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郑和号’首发,是新时代对‘郑和精神’的实践延续。它推动了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的建设,提升了云南的对外开放能级,意义非凡。”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依托“郑和号”,云品通过中老铁路连接东南亚国家,在泰国拉廊港下水后再通过海运辐射南亚地区,最终抵达孟加拉国,是国际道路运输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和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多式联运优质发展的重点工程,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动产业集聚贸易升级

首趟“郑和号”班列共运载50个集装箱货物,货品主要是云南本地的蔬菜、化肥和饲料,目的地覆盖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

作为首列从郑和故里发运的海公铁多式联运班列,“郑和号”的线路设计极具战略意义。从昆明晋宁的腾俊国际陆港出发,沿中老铁路直抵老挝万象,至此分为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换乘泰国铁路,通过铁铁联运到达泰国北标府;第二条线路接驳公路驶至泰国林查班港,通过海运到达新加坡;第三条线路接驳公路至泰国拉廊港,通过海运抵达缅甸仰光港,再继续航行至孟加拉国吉大港。其中线路三开辟了从中国昆明至孟加拉吉大港的全新路线,全程用时约18天,较昆明至吉大港传统路线用时缩短了17天以上,时效提升约50%。三条线路都通过多式联运将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紧密相连,为“云品出滇”“云品出海”开辟了高效便捷的新路径。

此外,本次“郑和号”班列的首发,实现了国际多式联运领域的多个创新。一是运输模式革新,本次班列实现了海运集装箱首次搭载中老铁路,成功实践“一箱到底”“一票直达”的全链条物流解决方案,真正实践了海公铁多式联运的“一单制”“一箱制”,大幅简化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二是开辟了全新的海公铁多式联运航线,从云南直通印度洋,显著缩短了运输距离和时间,为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云南样本”。

“‘郑和号’的首发不仅是一次货物运输,更是一次云品融入全球供应链的绝佳机遇。”云南腾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恒表示,“郑和号”依托中老铁路和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让高原物产跨越山海,驶向国际市场,助力云南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显著提升了云品的全球竞争力和价值链地位。腾晋物流依托果蔬、化肥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的布局为“郑和号”的货源组织提供强大支撑。腾俊国际陆港的国际果蔬交易分拨中心集结了丰富的果蔬资源,国际化肥交易集散中心交易规模位居云南省前列,能够为“郑和号”匹配到稳定、优质的货源。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的首发,是云南省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构建国际物流新通道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多方携手共促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郑和号”海公铁多式联运班列依托中老铁路这一黄金大通道,将进一步完善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物流网络,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助力云南省加快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和贸易升级,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运输结构,不断探索“澜湄快线+”铁路、公路和海运高效组合,拓展跨境运输辐射范围和业务领域,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云南日报 记者胡晓蓉 李承韩

编辑:周姝雅    责任编辑:俞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