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由于强降雨影响,临沧市多地亮起防汛红灯。全市消防救援队伍闻“汛”而动,科学调配专业力量,精准运用先进装备,向险而行,逆行而上,用情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临沧消防
未雨绸缪把安心提前送到家门口
“孟定坝区未来12小时将有大暴雨,立即启动前置布防!”6月29日,临沧支队指挥中心的预警平台闪烁起红光。针对临沧“两江纵横、七河穿境”的地形,支队早在入汛前就联合水文部门画好了“防汛地图”: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易涝区提前部署冲锋舟、潜水装备,结合“1262”机制,提前12小时划定风险区域、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2小时完成人员转移,确保“预警早、响应快、处置准”。
在临翔区打雀山,网格员带着独居老人李阿婆一遍遍走逃生路线:“阿婆,听见广播响就往村委会跑,我们消防员守在路口接您!”类似这样的“一对一”包保,全市已覆盖2000余户特殊家庭,防汛知识手册被塞进了每个安置点的帐篷缝隙里。党委政府的关怀,通过专业力量延伸到了最需要的地方。
全域响应洪水里的暖心坐标
7月1日清晨,大临铁路红豆山隧道内,半米深的积水混着淤泥死死“咬住”铁轨,动车停运的警报牵动人心。爱华站指导员刘朕纲带着由36名队员组成的清淤突击队操作着大功率森林泵,在森林泵的轰鸣声里,队员们在污水中用铁铲一点点铲开堵塞物。“注意脚下钢筋!”安全员刚喊完,消防员张正辉的胶鞋就被尖锐物划破,血水混着泥水渗出,但他简单包扎后又蹚回水里:“铁轨早一分钟抢通,群众就少一分钟耽误。”8小时连续作战,2公里隧道重现畅通,价值10万元的物资和周边30万元财产安然无恙。
针对临沧山区“小流域山洪频发、道路塌方阻断”的特点,支队组建“沧江蓝鳞”潜水救援队,80余名指战员取得R1、R2水域救援资质,成为守护沧江流域的“水上尖兵”——
7月2日,云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警铃撕裂了雨幕:德胜滇西茶城洪水漫过路面,有群众被困树冠!消防员迅速抵达现场,通过队员们全力配合,在浑浊的洪水中操纵着橡皮艇,最终在暴雨中将一名蜷缩在距离路面3米高的树枝间的群众护送至安全地带。
在临沧工立商贸投资有限公司救援现场,国债项目配备的“龙吸水”大功率排水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消防员们扛着沉重的排水管,在泥泞中艰难跋涉。“再坚持一下!我们快一分钟完成排水,企业就能早一分钟恢复生产!”消防员杨成虎沙哑的嗓音中透着坚定,脸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云县爱华镇茶叶市场里,商户们望着被积水浸泡的茶饼急得直掉泪。消防员李永政趴在排水口前,徒手掏开缠绕的塑料袋、树枝,指甲缝里塞满了淤泥。“大姐,您家300斤春茶已经转移到高地了,放心!”疏通排水口时,他的手掌被碎玻璃划出伤口,却仍笑着举起大拇指说道,“您的茶比我的手金贵。”
6月28日傍晚,临翔区东环路的暴雨如注,两辆轿车被齐膝深的积水困在路中央,车内群众报警求助,积水已漫过底盘。临翔区消防救援大队2车16人抵达现场时,积水正顺着马路牙子往车里灌。消防员驾车靠近车辆,三级消防士孟斌发现车门因水压无法打开,立刻打开消防车车门让被困人员从车窗转移至消防车上:“别怕,抓住我的手!”
“大爷,我们背您过去!”预备消防士毕赢发现有位老人因轮椅浸水浑身湿透,他赶紧背起老人,另外两名队友则扛起老人的行李和轮椅,将老人护送至安全的地方。当消防员返回救援车辆时,路边商户突然递来一摞毛巾:“快擦擦,你们的手都泡白了!”瞬间,暖意四溢。
7月5日,支队增援力量火速驰援云县灾区。在临沧能讯天然气公司救援现场,浑浊的洪水仍未完全退去,厂区内淤泥堆积,重要设备浸泡在积水中,企业复工复产面临严峻挑战。“全体注意!立即分组展开救援!”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泥泞中,驾训队和特勤站的消防指战员迅速投入战斗,用最快的速度打通复工复产的生命线。
每一次救援
都是双向奔赴的温暖
当消防员把热粥递给受灾老人时
老人塞来熟鸡蛋
当队员们清淤到凌晨时
商户悄悄放在消防车旁的热包子
……
人心齐,泰山移
泥泞中并肩的脚印
风雨里紧握的双手
都在诉说
“这片土地,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