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你去哪上学,我就去哪!”
开屏新闻    07-07 18:01:33

GG6PBKQ79HFGGR8KVO8ECABN0BPVNBH9.jpg

凌晨3点的云南腾冲,整座小城还在沉睡中,钏永宽已经发动他的三轮摩托车,昏黄的路灯下,引擎声划破寂静,驶向蔬菜批发市场。卸菜、等候、交易……在帮相熟的菜贩码好最后几筐菜后,他匆匆赶回家。此刻,他心中最紧要的事,是背起儿子,送他去上学。

这样的清晨,钏永宽和妻子杨庆华已经重复了整整十二年。

B0R5J43C9WS3RWXPR9XYKV54RGRXYQAW.jpg

六岁时,钏助毓第一次瘫软在地时,医生说的“肌无力”像片阴云笼罩在钏永宽的头顶挥之不去,从此他的后背成了儿子的轮椅。“娃娃的那种努力拼搏,父母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管说将来结局如何,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他。包括考完试去上大学,也要陪他去。”母亲杨庆华的话语朴素,却字字千斤,道尽了一个家庭无声的誓言。

IAHGIXA3SXDVHBBJBXQHMPOP1ZAEIC1Q.jpg

每一天,都被精确地切割:凌晨卖菜、清晨送学、白天耕作、中午接回儿子吃饭午休……夫妻俩像上了发条的陀螺,睡眠常被压缩到五六个小时。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却从未压垮他们脸上的坚毅和对孩子未来的期盼。

47WYFP4FDAS32YJQHRP094OVJFSY9KXG.jpg

学校的红榜是钏助毓努力学习的见证。班主任李秋艳说:“这个孩子让我很敬佩,他很执着。他父亲在跟我接触的这三年当中,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抱怨。他父亲给儿子表露出来的就是父亲很强大、父亲可以托举你,你只要勇往直前。”

NAVVOKWZKDGUPMSP6GGQFPIVI0W2FDAL.jpg

百日誓师那天,同学们轮流背着钏助毓挂心愿带,风掠过树叶时,像在替12年的坚持轻轻鼓掌。

高考那天,钏永宽熟练地背起儿子送到考场。完成考试,走出考场的钏助毓,脸上是卸下重担的轻松与憧憬未来的喜悦。“高三这个学期孩子很累,每天回到家都是11点多,睡觉都是12点了,考完了每个人都可以松口气了。”父亲的声音里,是疲惫,更是如释重负的欣慰。那一刻,考场外的阳光正好,照亮了父子俩交叠的身影。

FRTFJUIGXBY7KD2TKJ6RD5FNGOJTOYVM.jpg

当“624分!”的成绩揭晓,所有的艰辛、汗水与期盼,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璀璨的光芒。

T8NRXC6SMTE1FGJUKXC46PY2GWO1L6I1.jpg

填报志愿那天,钏助毓特意让父母陪他参加高校开放日。他还有一份心意要表达——将一束鲜花献给陪伴他三年的班主任李老师。“感谢李老师这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帮助以及陪伴和教导。”“感谢!这是老师应该做的。有你也是老师的骄傲!你们真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师生情谊与父母恩情在此刻交融,令人动容。

SFUSAAXODVVEMYHXBOG72FYW1H51AO9E.jpg

面对高校招生老师,父母最朴实的关切依然是孩子的未来生活。母亲杨庆华说:“他这样的情况,需要一位家长跟着去学校,我们首先考虑住宿和生活。”父亲钏永宽毫不犹豫:“如果能在学校做校工我也愿意!”招生老师们被深深打动,送上鼓励:“小伙子!将来读完本科可以考研究生,保持一个努力的状态,好好学习,厦门大学等着你加入!”

XFD1KO9X7XTMMS1KMNP7U6P0JZSAPPS6.jpg

十二年的晨光与晚霞里,这个用脊梁作笔的父亲,终于和儿子一起,在人生的答卷上,写下了比624分更滚烫的答案——所谓父爱,是把孩子的梦想,背成自己生命的全部刻度。

此刻,录取通知书正在路上,而那个关于“你去哪,我就去哪”的承诺,正在七月的风里,长成通往未来的绿荫。(开屏新闻 记者崔敏 通讯员陈娟 彭蕾 文 赵雄 张云海 张国建

编辑:周姝雅    责任编辑:刘雄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