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民警惕!2025年这十种电诈类型高发
云南网    07-09 08:58:32

电信网络诈骗套路日新月异,骗子们变着法儿让你上当。昆明警方给大家盘一盘2025年最新十大骗局,转给身边人,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一、“刷单返利”专坑打工人

套路:先让你做任务赚30元,后面垫钱全赔光。

“00后”小李刷短视频看到一条“日结兼职”广告,下载了一个名为“X诺”的App后,第一天就赚了130元,随后,小李开始垫资做任务,最终被骗走19.6万元。

提醒:此类案件发案量第一,记住!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网恋杀猪盘”收割恋爱脑

套路:先跟你聊感情,再带你“投资理财”。

王姐在抖音认识一个“成功男士”,和对方确定关系后,对方说在某银行有人脉,可以拿到投资理财的高收益信息。王姐便将43万现金交给对方进行投资,直到对方失联,下载的App也无法打开,才发现被骗急忙报警求助。

提醒:这类案件损失金额最大,据统计平均损失47万元,受害者八成是30岁以上单身女性。网恋提到钱,不是骗子就是托。

三、“假客服”连环套

套路:冒充快递、客服等告诉你快递丢失,可以获得赔偿。

张大姐接到某“物流客服”电话称,其购买的快递在运输中丢失,可以获得理赔。其下载了对方提供的App,并注册填写了个人信息后,银行卡内的存款被转空。

提醒:此类案件发案增速最快,退货理赔只走官方平台,不要轻易相信电话中的赔偿信息。

四、“虚假投资”专骗有钱人

套路:拉你进炒股群,先让你赚小钱,在你加大投资后卷款消失。

郭先生被拉进一个名为“大X证券”的群聊,群内的网友都在“晒”自己的投资收益截图,在高收益的诱惑下,郭先生开始跟随群里的网友投资,花39万元购买“投资产品”,并支付33万元“会员服务费”,最终发现平台无法提现。

提醒:此类案件单笔损失超百万,股票群里除了你全是托,想一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什么要将内幕消息分享给你,并带你赚钱?

五、“征信诈骗”吓唬老实人

套路:诈骗分子冒充平台客服或公检法人员,以“欠款逾期”“影响征信”“被通缉”等为由,诱导你转账汇款或将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洗白。

孙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平台客服,称孙女士在平台开通了“百万保障”即将扣费,在对方的诱导下,孙女士将3.4万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随后发现被骗。

提醒:征信问题找银行,别信电话里的“安全账户”。

六、“裸聊敲诈”坑死要面子的人

套路:下载App获取通讯录,录视频敲诈。

赵先生在闲暇时点开某色情网站,随后一名“美女”发来裸聊邀约,让赵先生没想到的是,5分钟视频后,对方就发来一段裸聊视频,同时还有他的通讯录,要求其转账1.5万元,否则就将裸聊视频发给其家人和朋友。

提醒:色字头上一把刀,上网时一定要洁身自好,远离网络不良行为。

七、“假领导”骗财务

套路:冒充老板让转账,专挑上班时间下手。

某公司会计在工作时突然被拉进一个名为“领导工作群”的群聊,群里其中一人微信名字和头像都跟自己的领导一模一样,随后群里的“领导”指示其将98万元转到某账户。会计转款成功后联系领导,才发现自己被骗,急忙报警求助。

提醒:现在骗子会用AI换脸开视频会议,连背景都做得很逼真。转账必须当面确认,视频也可能是假的。

八、游戏诈骗坑学生娃

套路:以“免费送皮肤”“充值得双倍游戏币”等为由,诱导未成年人转账。

小桐(化名)在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时收到一条好友信息,对方称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随后小桐被拉进一个群聊,并下载了某App后,手机被对方远程控制,最终家长手机上的1.4万元被转走。

提醒: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培养课外兴趣。尽量不告诉孩子任何支付密码,不要将有支付功能的App设置为免密支付。

九、“黄金洗钱”新套路

套路:骗子冒充投资平台客服、理财大师等,让你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

李女士收到一条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其“老同学”王某。博得李女士信任后,王某便给李女士发送了一个网址,称自己在该网站投资赚钱,并诱导李女士以邮寄黄金的方式向该网站“投资”。李女士将价值5000余元的黄金邮寄到指定地址后,网站内果然显示了一笔“黄金投资收益”,李女士便继续购买并邮寄黄金“投资”。但当李女士想要提现时,“客服人员”却告知需要缴纳20万元提现保证金。这时,李女士发现自己被骗,急忙报警求助。

提醒:如果遇到让你购买黄金后,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投资理财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十、“助学金诈骗”专坑学生

套路:冒充教育部门发补贴,以“激活账户”“验证身份”等理由,要求先交手续费。

大学生小刘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其符合“助学金申领”条件,有一笔“助学金”要发放给他,在对方的诱导下,小刘最终被骗走学费1.2万元。

提醒:这类案件9月开学季高发,专挑学生下手,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有疑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谨防上当受骗。(云南网 记者包涛 赵岗

编辑:文丽荣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