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白领
捧着电信行业“铁饭碗”
然而他却毅然转身
握紧羽毛球拍扎根青训
用热爱与坚守
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7月7日下午,文山“超越自我”体育培训学校专职羽毛球教练唐巍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文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直播间,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
直播中,唐巍谈到了他的与羽毛球的初次相遇。“我从小有着体操功底,在我20岁那年,偶然接触到羽毛球这项充满挑战与激情的运动,这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让我瞬间被吸引。虽然羽毛球比较难练并且具有挑战性,但我喜欢赛场上挥汗如雨的感觉,赛场上的每一次呐喊都让我心情澎湃。”唐巍表示,凭借出色的运动天赋,他进步神速,成为教练重点培养的对象。
“我去过昆明,湖南等地学习、最远的是到北京去学习,获得的最高荣誉是云南省运动会职工组团体第一名。”唐巍自豪地说。
然而,现实的压力让唐巍不得不暂时放下球拍,为了生活他进入电信行业,开启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但在他的内心深处,羽毛球的火焰从未熄灭,工作之余,他依然坚持训练,默默守护着这份热爱。
那么,在工作了15年后为何放弃“铁饭碗”投身到羽毛球教练行业呢?“当时文山的羽毛球发展落后,每次有青少年去参加省级比赛名次都是靠后,我记得当时流行一句话,抽签抽到文山队就是上上签了。”唐巍解释,当时看着家乡羽毛球事业停滞不前的现状,他满心忧虑。
“不是我们的青少年队伍不行,而是文山羽毛球缺少一个好的教练。”唐巍表示,由于对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热爱,他决定做一个好教练,训练出一批能打能冲的文山羽毛球青少年队伍。尽管转型意味着告别稳定生活,甚至让母亲担心得几天几夜睡不着,唐巍仍义无反顾。
执教初期,面对诸多困难,唐巍也曾迷茫过,但对梦想的执着让他不断前行。在师兄的引荐下,唐巍前往厦门参加训练,世界冠军鲍春来的教练更是被唐巍扎根边疆的精神打动,无偿带他在湖南省队深入训练。那段与专业运动员同吃同练的日子,让唐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锤炼出扎实的教学本领。
直播中,唐巍回忆起了让他难忘的经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她孩子获得全国男子双打比赛第四名后,流着泪说的那番话。那位母亲对她孩子说,这么多年,别人读书时你在读书,周末别人玩耍时你在训练,假期别人旅游时你仍在训练。别人晒美景照片,你只有流汗的模样可以晒,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你坚持的意义,你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一切都值了,我为你骄傲。这番话不仅道出了运动员背后的艰辛付出,更诠释了羽毛球运动‘球不落地,永不言弃’ 的精神。”
唐巍表示,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其实没有太多的趣事,有的只是汗水、泪水、坚持、付出与委屈、荣誉等,这些贯穿了参训学员的整个童年。
如今,从职场精英到球场教练,唐巍的身份虽然发生了转变,但他对羽毛球的热爱始终如一。今年8月,他将带领团队全力备战每年一次的云南省锦标赛,向着“三连冠”的目标发起冲击。
“让三七之乡的羽毛球走出云南,迈向全国。” 展望未来,唐巍的眼中满是憧憬。
唐巍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文山羽毛球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无数文山人在各自的领域中,追逐梦想,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