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郑和,这位来自云南的明代航海家、和平使者,如今正以年轻、潮流、科技感十足的形象,在海外“活”起来、热起来,站在新的潮头。
今年4月,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携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探索“文化IP+新媒体矩阵+AI创作”融合传播路径,围绕“郑和”这一全球认知度较高的中国符号,联手打造面向国际年轻受众的系列海外社交账号集群。项目通过短视频、AI生成、平台热词策略等方式,让“郑和”穿越600多年历史时空,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重生”。
“郑和唠华夏”“郑和外交官”“郑和八卦局”“郑和梗王”4个账号,构建起一个融合国风美学、网络语言、世界议题的“郑和IP矩阵”,在多个海外平台上线,让“郑和”以多重身份与全球网友展开对话。
在“郑和梗王”账号上,这位古代航海家与热门玩偶“拉布布”同台竞舞,演绎国风变装秀,强烈的视觉反差引发网友的热议和转发。“郑和八卦局”以中国大熊猫从马来西亚归国的新闻为切口,以“郑和”与大熊猫亲昵互动的形式,表达中马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与文化相通。“郑和唠华夏”关注时代语境,将“郑和”带入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现场,看古今以商会友的场面碰撞。“郑和外交官”以锐利的说唱形式评论美国关税政策,阐释互利共赢的理念,坚定表达中国声音,维护国际经贸秩序。
项目团队基于历史资料,结合AI技术与平台算法,研究海外平台内容偏好与热词走向,确定以趣味短视频为传播载体,开展立体化分众传播。“我们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从AI提示词开始,不断测试和调整,让‘郑和’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让文明交流互鉴在点赞中悄然发生。”项目负责人之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悦表示。
截至目前,该系列账号已发布视频内容逾60条,涵盖历史趣谈、时事锐评、潮流联动等多个主题,累计获得数万次观看和互动。许多海外网友留言表示:“郑和是我们课本里的人物,没想到今天能以这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上,太有趣了!”有网友期待:“希望能看到更多‘郑和’与现代流行文化的梦幻联动。”(云南日报 记者王欢 王靖中 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