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兰坪翠屏街道:“五小”微工程绘幸福“大实景”
怒江大峡谷网    07-11 10:14:31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深耕基层治理沃土,共绘美丽宜居社区,近年来,兰坪县翠屏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项目持续+务工增收”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在永安、永昌、永泰三大社区实施小资金、小项目、小用工、小靓化、小服务“五小”微工程建设,以“小项目”撬动“大民生”,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小资金”精准滴灌,筑牢增收基石。翠屏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小投入、快见效、广覆盖”工作目标,以社区绿化、环境美化、家园靓化等方向为突破口,整合现有项目资金和资源,创新高效利用集体经济收益,将光伏收益“小资金”精准投放,分片区、分阶段推进涂污亮化、综合治理、绿化带改造提升等五万元以内小项目落地实施,为“小工程”注入资金动能,为社区群众务工增收开发了“源头活水”。2025年街道三大搬迁安置社区共投入“五小工程”项目资金共计27.9万元,其中永昌社区投入13.027万元,永安社区投入9.973万元,永泰社区投入4.9万元。

“小项目”多元推进,擦亮社区底色。项目坚持“小投入、微改造、大提升”原则,针对安置点社区公共设施老化、绿化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小建设、微改造、精提升为切入点,以优化人居环境,补齐社区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稳步推进涂污亮化、综合治理,绿化带改造、办公楼花台改造,绿化带绿植补种等一批便民、利民、乐民小项目,以“小改造”推进“大改观”。年内,共覆盖实施小工程8个,其中,永安社区共实施小项目2个,永昌社区共实施小项目3个,永泰社区共实施小项目3个。

“小用工”就近就业,激活民生动力。针对安置点社区部分脱贫劳动力“就业半径小、技能匹配度不高、增收渠道窄”问题,翠屏街道建立“微工程+精就业”衔接机制,为社区低收入群体搭建就业舞台,组织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实施,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在劳动实践中培育社区工匠队伍,增强造血能力,托起群众“增收梦”。同时,配套建立务工报酬优先支付机制,确保务工工资及时发放,为无法外出务工群体增收提供稳定保障,真正实现“就业不离家,挣钱顾老小”。截至目前,“五小工程”共吸纳134名群众就近就业,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1.836万元。其中,永安社区项目共带动25名群众实现就业,发放务工工资4.043万元;永昌社区带动43名群众实现就业,发放务工工资4.573万元;永泰社区带动66名群众实现就业,发放务工工资3.22万元。

“小靓化”内外兼修,提升幸福指数。项目实施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按照绿美社区建设要求,坚持“小微改造”着力提升社区人居环境和绿美颜值,在“绿美靓化”建设上出实招、下实功。推动绿美建设从“点上出彩”向“全域美丽”迈进。涂污亮化让建筑焕新,综合治理优化公共空间,绿植补种一步一景;花台建设打造“一米景观”。小工程不仅扮美了“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提升了社区居民幸福成色。从杂草丛生到绿植美化,从社区干部带头到全民参与,走出“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绘就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图景。

“小服务”贴心赋能 ,凝聚共治合力。在工程推进过程中,翠屏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两级联动,牵头搭建共治平台,全过程公示用工名单、资金流向、质量验收结果,确保项目实施公开透明;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项目规划与监督,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党员带头为务工群众解难题、讲政策,凝聚起“共抓项目、共建家园”的共治合力;以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实施“微改造”,用“边角更新”“微变化”绣出社区颜值新图景,通过“共商共建”串起党群连心的幸福网格,从项目发起到务工增收,为党群连心搭建“纽带桥”,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暖心路径。

翠屏街道立足“小切口”,通过“五小”工程精准发力,将民生“微需求”转化为幸福“大实景”。下一步,翠屏街道将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深入推动“五小”工程建设,通过“微改造、微就业、微治理”,实现民生提质、就业增收、社区发展和技能提升“四重效益”,以“小项目”惠及“大民生”,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答卷。

编辑:徐毅杰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