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阳区依托保山小粒咖啡产业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保山小粒咖啡种植端、加工端、消费端全方位升级。
依托怒江干热河谷咖啡种植黄金带,隆阳区规划形成以潞江、芒宽为核心,辐射周边5个乡镇的精品咖啡种植区。积极推广瑰夏、波邦、铁皮卡等优质品种,创新培育云咖3号、4号等自主品种,从数量扩张转为品质提升。2024年新增种植面积1700亩,改造面积3235亩,现有种植面积11.86万亩,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在绿色推广、标准制定上花力气,目前,全区打造绿色有机基地2.85万亩,认证绿色有机产品63个、“绿色云品”品牌5个,林果咖啡获中国、欧盟、美国、日本4个有机认证。参与制定保山小粒咖啡系列标准,充分运用37个省级、市级地方标准,从源头上保障咖啡品质,让种植管理有章可循。
隆阳区坚持在规模种植、设施示范上做文章,建成咖啡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11个3.35万亩,亩均增产5%以上。打造辛家山立体生态种植示范基地850亩,亩均增收4000元。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广复合种植、数字化管理,建成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基地5000亩,转变咖农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步实现精耕细作。
推行咖啡鲜果“大集中、小分散”水洗加工模式,建设标准化咖啡鲜果水洗处理工厂5座,产季标准化水洗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探索建立分散式咖啡鲜果处理站点8个,解决生豆一致性差、散户凭经验处理、加工废水污染等问题。积极争取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持续完善咖啡加工链条,支持中咖、景兰、比顿等一批优质本土企业做强做大,招商引进瑞幸、壹丁等企业落地经营。
隆阳区依托保山产业园区1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咖啡精深加工园区,引进咖啡企业11户、生产配套企业6户,形成聚集发展效应。目前,中咖公司引进世界顶级烘焙设备,建成3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烘焙工厂。一树咖啡公司建成悬空式咖啡生豆自动化分拣生产线,日处理能力达到150吨。实施产业集群项目,促进咖蒙、高晟等10家咖企建成17条精深加工生产线,挂耳咖啡年产能超2亿片,咖啡固体饮料年产能超2.7亿袋,各类咖啡商品达到100余款。2024年,全区咖啡生豆产量2.1万吨,省级以上咖啡龙头企业达11户(含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分别达到70%、85%。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咖啡电商企业50户,咖啡产品订单日出货量2.2万件。2024年,咖啡电商销售额达4.75亿元,占全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70%以上。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咖啡企业67户,注册商标总数603个,区内开设咖啡馆突破100个,本土企业到外地开设咖啡门店20余个。
隆阳区还以“咖啡+”多元业态促产业融合,推出“中国好咖”精品旅游线路2条,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建成咖啡主题民宿150余间、各类咖啡庄园18个,运营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组织开展“鲜果采摘赛”“咖啡冲煮(烘焙)赛”“咖啡马拉松”“寻咖之旅”等活动,服务保障第二届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圆满召开。2024年,咖啡旅游业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花费超过1亿元。
目前,隆阳区是兼具种植产区与加工集聚区的精品咖啡产区,咖啡精品率、咖啡精深加工率、咖啡品牌数、省级咖啡龙头企业数、省级精品咖啡庄园数均排在全省前列。2024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80亿元,其中包括农业产值13.7亿元、加工产值27.4亿元、三产产值38.9亿元。
下一步,隆阳区将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服务企业、培育品牌、联农带农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广咖啡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精心打造麝香猫顶级精品咖啡产业体系,全面构建“咖啡+温泉康养旅居”新业态,不断健全“从种子到杯子”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让更多的咖啡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让更多的外地游客奔赴隆阳“寻一抹咖香”,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云南日报 记者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