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深度重塑社会治理的当下,人工智能(AI)引发的法律挑战与伦理共识成为全球焦点。7月13日,法学五院四系·名家讲坛(第五期)暨“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举行。活动以“AI与法治”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法治的碰撞与融合,分析AI技术对社会治理和法治进程的影响,为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并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
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杜华杰在致辞中表示,高层次人才是推动云南法治与技术创新关键,讲坛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法治领域合作,为法治云南注入新动能。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陈才波表示,本次活动联动法学五院四系·名家讲坛正是为了打破学科壁垒,探索人工智能与法治建设的交叉融合,为云南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
主旨演讲环节,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柏厚来律师结合实务经验,以《AI智能体法律文书写作实践》为题,分享传统合同的审查痛点及AI律师合同审查优势。随后,云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首席教授费宇以《人工智能与统计学:法律人的认知工具箱》为题,解析AI技术原理及法律应用,为法律从业者理解技术底层逻辑提供专业视角。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翔
下午活动转场至世博园中国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翔以《法治的道德基础》为题展开分享。他结合法哲学经典,剖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指出“法律若脱离道德共识,将沦为技术主义的工具”。针对AI伦理争议,罗翔提出“程序优先于实体”的治理思路:“法治的目标不是追求完美答案,而是通过规则约束权力,防止技术滥用导致的最坏结果。”
罗翔与中国政法大学代表现场互动
活动现场
现场互动环节,罗翔与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及现场观众深入探讨AI伦理问题,并特别为五院四系校友签赠新书,认真地在每一本书上签名。一位女学生激动地表示,罗翔教授的讲座让她深受触动,不禁潸然泪下。互动结束后,众多法大校友纷纷围上前去,与罗翔展开热烈交流,从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难题到对法治未来的展望,话题广泛而深入。
罗翔与五院四系校友交流座谈
随后,交流座谈会上,罗翔与校友们亲切交谈,并给予专业且富有启发性的解答,鼓励他们在法治道路上不断前行,用法律知识为社会贡献力量,现场反响热烈。
活动现场
云南省东南亚南亚产业发展促进会法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花凤第指出,当前各国在AI伦理与法律规范上存在立场分歧,云南省东南亚南亚产业发展促进会将通过“搭建对话平台”“推动区域性倡议”“技术援助与能力建设”三大路径发挥桥梁作用,例如组织跨国研讨会、协助制定分级治理标准、为资源有限国家提供伦理培训,缩小法律规范差距。
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科技与法律交叉议题,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法治高地提供智力支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成为连接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正如罗翔所言:“法治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从业者以有限之躯,追求无限之正义。”
罗翔与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合影留念
罗翔与五院四系代表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由由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云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总会、武汉大学云南校友联络处、云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西安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总会、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校友会、云南省西南政法大学校友会、吉林大学校友会、云南省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云南清华大学校友会、省外高校引才引智工作组协办,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云南建广律师事务所、云南登闻律师事务所、北京浩天(昆明)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隆安(昆明)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昆明)事务所、云南瀛时律师事务所、云南和与合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昆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