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小白楼里承载的飞虎记忆
昆明信息港    07-15 07:56:36

2

修复开放后的小白楼。

3

市民观看飞虎队专题展。 记者王俊星摄

暑期,位于盘龙区北京路458号的小白楼——昆明飞虎队纪念馆迎来大量参观的市民和游客。在现场值守的安保介绍,这里一天曾接待过将近3000人。

小白楼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因墙面纯白而得名,2016年,昆明市博物馆将其打造为昆明飞虎队纪念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昆明人的“好朋友”

1941年,大批美国青年飞行员在陈纳德将军的率领下,组成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来华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他们驾驶美国生产的战斗机对日作战,而军帽和机身上却有着中国徽记。这支曾被一些军事专家预言存在不会超过3个星期的队伍,最终以飞虎队闻名于全世界,成为世界航空史上的一段传奇。

昆明是飞虎队的总部,飞虎队在这里诞生,在这里成长:飞虎战机第一次升空作战是在昆明,飞虎英雄第一次击落敌机也在昆明。

1941年12月20日,昆明防空台监测到10架日本轰炸机向云南飞来,所有战斗机升空迎敌。这是飞虎队来到昆明后的第一仗,在那之前的3年里,昆明人一直深受日军轰炸之苦。此战中,飞虎队击落敌机9架,一战成名。自此,飞虎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竖着大拇指说“顶好”成为街头巷尾美国军人与老百姓之间最直接的交流和问候方式。

之后,在此基础上成立的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航空队,与承担驼峰空运的美国空运总队中印联队、杜立特轰炸机大队等一起英勇奋战。

在昆明的上空,飞虎队的队员们以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空中屏障,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昆明的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远的飞虎队精神

走进小白楼,映入眼帘的是“长空飞虎——飞虎队专题展”几个大字以及一架飞机的螺旋桨。

整个专题展分为“飞虎扬名”“艰苦奋战”“迎接胜利”“驼峰空运”和“马特豪恩行动”“共创辉煌”“飞虎将军陈纳德”等单元,战斗中用到的飞行护目镜、航空队军装、军用手电筒等保存完整的文物和大量照片记录了那一段艰苦且辉煌的岁月,详尽展现了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包括飞虎队在内的各国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在血与火、生与死考验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纪念馆中,有一面由飞行队队徽组成的墙。相关资料显示,当时的战斗机为了方便辨认,都会涂上醒目的logo或队徽,每支援华航空队都有自己的队徽。在这面队徽墙对面,是用队员名字组成的飞虎队队徽,陈纳德将军的名字被醒目地写在虎头上。 

在小白楼的东南面,还有一个DC-3运输机螺旋桨。这架飞机曾服役于驼峰航线,是由美籍华人谭永昭先生捐赠的,历经千辛万苦才从大洋彼岸运回昆明。

参观纪念馆的市民李永飞说,飞虎队英名长在,精神永存。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学生说:“在听老师讲述飞虎队与昆明的故事后,再来纪念馆看到相关实物,心里对飞虎队和当时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辈充满了敬意。”

202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和飞虎队老兵时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盘龙区目前正在努力将纪念馆打造为一个让飞虎队历史和昆明城市记忆相融合、让市民与游客感受城市人文温度的新窗口。(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编辑:邓国梅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