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六库街道团结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手工坊”里,总是一派热闹景象。社区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指尖翻飞的瞬间,彩色扭扭棒渐渐变成向日葵、麦穗、百合等栩栩如生的手工装饰品。欢声笑语中,大家不仅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看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新希望。
走进“手工坊”,扭扭棒在老人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从新寨村搬迁到社区的余李仙,正是这项手艺的爱好者。“刷抖音时看到扭扭棒手工,觉得好看又好学,就自己买材料试着做,摆在家里特别亮眼。”她介绍道。
61岁的褚荣英则更喜欢这里的热闹氛围:“孩子上学后家里也没什么事做,就来手工坊和大家一起学手艺、聊家常,日子过得开心又充实。”
据六库街道社工站社工杜艳飞介绍,作为云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示范点,社工站依托社区平台,挖掘有潜力的长者传授技艺,创立了这个“手工坊”。目前,已有30多位老人参与其中。
“我们免费提供扭扭棒原材料,每周三、周四组织大家到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交流学习。”“后期计划通过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帮大家售卖作品,让老人们的手艺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杜艳飞说,
“手工坊”不仅让社区的老人们收获了友谊,更让他们在老有所乐中体会到“老有所为”的价值,真正实现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泸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