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民心相通在旅途
云南日报    07-16 08:01:30

2025年,中泰迎来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泰一家亲”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特别是中泰迈入“免签时代”,两国人民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泰国游客醉心于云南罗平金黄的油菜花海,云南游客则流连于泰国清迈的特色市集;中泰导游用温暖周到的服务传递心意,两国游客在文化共鸣中互道“萨瓦迪卡”与“你好”。

泰国游客来云南旅游的意愿非常强烈。云南招泰国际旅行社负责人翁座介绍,从游客反馈来看,旅行满意度非常高。该旅行社专门接待以泰国游客为主的东南亚游客,2023年接待游客5600余人次,2024年激增至11000余人次,2025年接待游客已超6600人次。

“泰国游客想要的是‘有温度的旅行’,”翁座说,“温度体现在用心的细节里。”他熟悉泰国游客的出行习惯:偏好大尺寸的行李箱,要保证大巴车有足够的行李空间;饭桌避开牛肉和羊肉,并备好冰块和小米辣酱油;酒店空调制冷是硬指标,“不够凉快?绝对不行!”泰国游客对于新的景点和新鲜事物关注度较高,近两年来,“泡泡玛特探店”也列入了行程里。“客人认可了我们的接待标准和质量,就会多次重返中国旅游。未来,我计划与各大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开发更多旅游产品,吸引更广泛的泰国游客群体。”翁座对未来的发展已作好规划,“让泰国游客从云南出发,深入体验中国各地。”

这“温度”,最终由像资深泰语导游范苏宁这样工作在一线的导游传递给游客。从业三十年,范苏宁深知文化共鸣的力量。“泰国朋友对自然的敬畏、对长辈的礼节,和云南很多少数民族很像。讲泼水节、讲民间传说,他们都很感兴趣。”她还针对游客需求琢磨“新玩法”。在安宁带高尔夫团时,她会力荐安宁的温泉,客人听完介绍后大都愿意体验,正好享受打球后的放松。

云南旅客前往泰国的热情同样澎湃。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出境中心总经理刘欣介绍:“公司数据显示,暑运期间,出境游客有20%以上增幅,其中前往泰国的中国公民增幅最大。泰国位居出境目的地榜首,占公司经办出境总量的30%左右。”

“90后”和“00后”日益成为中国出境游市场的主力军,自由行开始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和沉浸式的旅行体验。线上旅行分享的曼谷网红咖啡馆、清迈厨艺课、普吉岛尾波冲浪等,吸引着中国的年轻人解锁深度体验。

刘欣坦言:“面对中国旅客对旅行社依赖度降低的情况,旅行社需深耕定制化与细分市场,推出小团化、主题化产品,并发挥在应急处理、小众资源对接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导游人文服务与品牌信任,在科技辅助下回归服务本质。”

在刘欣看来,旅游促进民心相通,恰恰是在那些细微的、计划外的瞬间。比如,中国人去泰国,坐一次嘟嘟车、尝一口芒果糯米饭,听当地人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好”,就知道他们对中国游客的热情;泰国朋友来到云南旅游,打卡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自然美景,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美食,会发现中国人的豪爽和包容。通过旅行,走近彼此,两国民众实现了“你懂我的生活,我理解你的习惯”,这样的“双向奔赴”在滇泰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旅途中的平凡真情,源自民间、植根于相互理解的亲近,如湄公河水般滋养着两国友谊之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云南日报 记者常远)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