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寻甸联合乡野生菌加工厂激活共富新引擎 深山菌香飘出振兴路
昆明信息港    07-16 11:36:43

7月的联合乡群山叠翠,清晨五点的雾气还未散尽,落水洞村村民彭永兰已背着竹篮走进山林。“雨季一到,松树下全是牛肝菌,现在捡菌子不用再跑几公里卖给商贩,加工厂的收购车直接开到村口。” 她指着不远处正在装卸菌子的冷链车说,“昨天捡的2公斤牛肝菌卖了80元,加上分拣车间的日薪100元,一天能挣180元。”这是联合乡野生菌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缩影——作为滇东北典型的高寒偏远山区,这里曾因交通闭塞让山珍“养在深闺”,如今政企携手将野生菌从山间拾捡变为标准化产业,让菌香飘向全国。

图片1

在寻甸县联合乡野生菌加工厂,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野生菌的分拣和菌杆表面的泥沙清理工作。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重要节点,这类收购加工点已形成“农户采摘+工厂收购+标准化加工”的闭环模式。据统计,仅2024年,该加工厂就吸纳周边100余户村民就业,人均日增收达150元,不仅为山区居民开辟了家门口的就业渠道,更通过野生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山林珍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收动能,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注脚。

政企合力,奏响产业振兴序曲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联合乡落水洞村产业园区的野生菌加工厂成为政企携手共促发展的生动缩影。这座总投资900万元的产业项目,凝聚着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政府投资82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不仅强化宣传为野生菌产业拓展市场,更细化服务精准助企纾困,冷库维修团队抢修时间在48小时内,保障鲜菌存储保鲜;同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排查整改隐患,筑牢生产防线。企业则投入先进技术与专业管理,构建“三库六车间”标准化体系推动产业高效运转。

图片2

政企双方还联动行政村搭建就业对接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与当地群众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技能培训,开发季节性务工岗位100余个,带动100余名困难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村民还可以将捡拾的野生菌直接卖给加工厂,让村民在农闲时节也能获得临时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正如加工厂工人赵昌凤所说:“以前拾菌零散售卖,一个月才赚几百元。现在在家门口打工,还能把自己捡的菌子卖给工厂,每月打工和拾菌赚的钱加起来有4300元左右,既能照顾家人,收入也比以前多得多。”

这种“政府筑巢引凤、企业兴业富民”的协作模式,让小小野生菌变身致富“金疙瘩”,共同奏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奋进乐章。

全链筑基,打造菌业发展矩阵

联合乡立足当地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因地制宜,创新实施 “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全力推动野生菌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7月,联合乡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成功引入云南菌首商贸有限公司参与野生菌加工厂的运营,为产业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占地14.9亩的加工厂投资900万元,配备1个速冻库、1个冷藏库、1个保鲜库及6个分拣车间,形成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其具备日均10吨的强劲生产加工能力,2024年累计收购、加工及销售野生菌500余吨,日处理鲜菌5吨左右,年烘干野生菌100余吨,实现年产值2535万元,出口创汇120万美元。

图片3

在云南菌首商贸有限公司的专业运营下,截至2024年年底,联合乡已成功建立起覆盖全国15个省市40余城,乃至德国、意大利、法国等10多个欧洲国家的庞大销售网络。同时,积极研发深加工产品,推出菌汤包、即食菌等10余款成品、半成品,极大地提升了野生菌的附加值。尤为突出的是,联合乡与知名火锅企业巴奴火锅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菌汤火锅,目前已在40余城市开设150家直营店,连续六年荣登大众点评必吃榜,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

双向赋能,激活集体经济活力

在企业与村民的协同发力下,联合乡野生菌产业为乡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云南菌首商贸有限公司承租经营野生菌加工厂后,按照不低于实际投资金额4%的标准收取年租金,每年为马店村委会创造集体经济收入28.885万元,联合乡村集体经济根基进一步夯实。企业入驻后,村集体通过参与原料收购监督、协助就业培训等方式深度参与产业运营,形成“企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的良性循环。

图片4

在产品品质与市场拓展层面,企业秉持匠心构建全链条品控体系,严选牛肝菌、见手青等安全可食用菌种,依托从普洱、楚雄等地的常态化收购网络,年收购野生菌超4000吨。经标准化加工后,产品不仅畅销国内火锅店、特产店等渠道,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更通过跨境电商远销德国、意大利等10余个欧洲国家,将深山美味送上全球餐桌。企业同步开发菌汤包、即食菌等10余款深加工产品,与巴奴火锅等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造覆盖40余城150家门店的菌汤特色餐饮矩阵,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集体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匠心谋远,开拓菌业发展新蓝海

随着今年第一批野生菌鲜活上市,加工厂早谋划、早行动,自五月底便奔赴各地收购,以敏锐市场洞察力抢占先机。未来,联合乡发展野生菌加工产业将持续深化政企合作,锚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向全链条价值升级迈进,让小小菌子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绘就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

图片5

联合乡发展野生菌加工产业的未来规划锚定两大方向:一是深化产学研融合,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引进真空冷冻干燥等先进技术,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技术端筑牢产业升级根基;二是构建现代化产业矩阵,着力打造云南省野生菌农业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开发野生菌文化体验园,建设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集散地和冷链物流枢纽,同步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形成“文化体验+冷链物流+跨境贸易”的立体发展格局,全面开拓国内国际双市场,让深山菌香飘向更广阔的天地。(昆明信息港 通讯员唐雄艳)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