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宜良狗街:乡镇法庭“进村解纷” 司法护航乡村振兴
昆明信息港    07-18 09:41:03

在宜良乡村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背着国徽、卷着案卷的狗街法庭法官。他们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创新服务模式,为乡村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织密解纷网,源头稳根基

法庭创新构建“2+3(1)+N”多元解纷机制,核心是融合法官专业引导与人民调解乡土智慧,联动专业调解与联合调解力量。主动对接行业、村社镇街调解组织,借力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形成多调联动格局,高效化解纠纷,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精准护产业,防患于未然

针对辖区特色产业,法庭深耕源头预防。以狗街镇小哨社区创新“包山拾菌”富民模式为例,法庭主动靠前服务,精准聚焦承包方式、期限、租金支付等易发风险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村组开展靶向普法,现场答疑解惑,为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筑牢司法“防火墙”,守护了富民增收路。

服务零距离,法治润人心

巡回审判进村户:法官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村委会,就地办案、现场普法。如一起鱼塘垮塌损害案,通过巡回审判与释法说理,既化解矛盾又提升村民法治意识。

云端解纷减奔波:灵活运用在线调解平台,高效化解异地纠纷,实现当事人“零跑腿”,显著降低解纷成本。

文化浸润育新风:打造“法治文化小院”,将法治元素图文并茂融入解纷场景,营造抬头见法、低头学法的氛围,普法解纷相融洽。

楷模引前路,司法有温度

设立“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室”,深度践行“冲在一线、维护团结、关注需求、深耕案件、以心换心”理念。传承全国优秀法官鲍卫忠同志的为民情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为有温度、有精度的司法实践。

秉持“如我在诉”,坚持非诉庭前,狗街法庭以兼具“乡土温度”与“专业精度”的服务,全力护航乡村振兴,让“枫桥经验”化作便民惠民的“连心桥”。(宜良县委宣传部、宜良县融媒体中心、宜良县人民法院供稿)

编辑:杨紫鹃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