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发源地密祉,位于弥渡县的西南部,是著名的花灯之乡、民歌之乡。近年来,弥渡县公安局密祉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弥渡实际,探索具有密祉特色的“花灯警务”,做实纠纷化解、群防群治、普法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辖区连续5年无命案发生、连续3年被评为“平安乡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乡里乡亲的,有事好好说,把人打伤不仅得赔钱,要被处理,还会落个坏名声,你们算算划得来吗?”5月16日,社区民警来到发生纠纷的村民家,大家围坐在一起,把道理说透,把疙瘩解开,一场风波很快得以平息。
密祉派出所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通过加强社会基层治理,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建立分级调解体系,集中基层调解力量,搭建镇、村、组三级联调组织,整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各村委会人民调解室等部门调解力量,实现多元纠纷全闭环服务。近3年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矛盾纠纷调处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晚上看到民警和‘红袖标’同志在村里转着,心里踏实多了。”夜幕下,派出所民警和联防队员共同组成“花灯义警”巡逻队,共同维护着一年一度花灯节夜间的安全。
作为全县群防群治试点乡镇,密祉于2015年建立了全县第一支联防队伍,配齐“一村一辅警”,充分借助网格员、治保员、村组干部、联防队力量,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排查、交通安全劝导、普法宣传等工作,震慑、防范各类违法犯罪。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力量培训,切实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利用群防力量完成情况核实、事态控制、现场保护、纠纷调解等,做到警务前移,成为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范最前端的“第一触角”。
“电信诈骗太猖狂,人人都要来严防。”“普法强基是什么?且听我们唱一调。”一到花灯节、火把节等活动期间,总能听到各个灯班将法治宣传内容编入花灯小戏、唱进农村舞台。
密祉派出所积极与镇文化站、各村委会交流合作,依托花灯小镇各类民俗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把反诈宣传、“三个规定”等内容编成花灯小戏在“大喇叭”中循环播放,让普法更接地气;邀请当地有名望的花灯传承者通过唱跳花灯的形式录制普法宣传视频,扩大普法在当地的传播力;利用元宵灯会等人流量大之际集中开展街面普法宣传,同时请当地灯班在花灯表演台词中加入普法宣传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普法教育,真正将法治种子播种在群众心中。
近年来,密祉派出所还结合旅游小镇实际,在小镇游客中心建立警务室,确保突发情况立即得到解决,游客诉求迅速得到回应。在节假日、周末等游客聚集时段,加大车巡、步巡、视频巡逻的密度,及时接受游客报警求助,保障游客出游安全。
密祉派出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特殊困难群体实行上门办证的“背包服务”,在乡镇派出所推行赶集日延时办理的“集市服务”,遇疑难户口提供全程协助的“跑腿服务”,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云南日报 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赵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