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奋进旋律,共谱时代华章。7月17日,第八届聂耳音乐周在昆明盛大启幕。这是一次缅怀人民音乐家聂耳,重温中国革命斗争史,领略聂耳时代魅力的重要活动,更是一堂珍贵的爱国主义和高雅艺术教育课,一次了解昆明、认识云南的难得机会。接下来的几天,聂耳音乐周将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的精彩活动,为昆明市民和来昆游客奉上经典而丰盛的文化盛宴。
系列活动中,开幕大剧《聂耳的歌》值得一说。这场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的大型多媒体合唱剧,在今年的聂耳音乐周活动开幕当晚进行云南首演,意义非凡。聂耳逝世已经90年了,但在聂耳的故乡,人们不仅依然怀念他,频繁回顾他的生平,还不断用新的方式、新的作品来向聂耳致敬,传承他“用音乐战斗”的精神,重新发现聂耳生前作品在今天的价值。这部合唱剧,正是今天的艺术界用创新方式向聂耳致敬的生动体现。
为什么是合唱?正像李心草先生所说:“在众多演唱形式中,合唱是最易被大众接受的。”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许多人同唱一首歌,更容易将歌中的情怀和歌唱的情绪放大。我们都有过听到熟悉旋律时情不自禁跟唱,在大合唱时加入其中纵情放歌的经验,创新演绎的合唱剧,把合唱带来的强烈情感与舞台剧的视觉效果和情绪传递叠加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更投入的体验。
为什么是聂耳的歌?因为聂耳作曲的歌堪称家喻户晓,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即使是近百年后的今天,他的许多作品仍在传唱。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到昂扬激越的《毕业歌》,从悲伤的《铁蹄下的歌女》到欢快的《卖报歌》,从过去到现在,都拥有极高的熟悉度、传唱度。聂耳的创作灵感来自人民,创作目的为了人民,创作作品属于人民,人们也在用代代传唱的方式来纪念他,既是为了不忘过去的苦难,更是为了振奋大家的精神。就像《毕业歌》中所唱:“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激昂向上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鼓舞了无数的国人。
为什么在昆明?因为这座城市因聂耳足迹而闻名,因聂耳故乡而自豪。聂耳故居、聂耳墓、聂耳母校、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聂耳音乐周……人们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名字,就能意识到昆明与聂耳独有的紧密联系;水灵山秀、气候宜人的昆明养育了众多的艺术家,时代的风云变幻又让众多的昆明人站在了潮头之上。聂耳生在昆明长在昆明,胸怀国家,以笔和音符为武器,投身革命事业,成为国之歌者,他是昆明的代表,也是昆明的荣耀。
这两天,有昆明市民通过互联网留言,希望一睹《聂耳的歌》:“看完预告真的坐不住了!国歌的旋律一响,全身血液都在发烫!”“他像一颗星星,在黑暗的夜空闪闪发光。”“他的音符从未老去,仍在点燃每个中华儿女的热血!”还有一位网友说得更直接:“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应该记住聂耳吗?这个理由够了吗?”
聂耳的歌,我们还要听。要记住他笔下的经典旋律,更要记住他“创作为了人民”的初心。(评论员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