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协同建边|走进“科学绿岛” 共话生态未来
昆明信息港    07-18 14:40:09

7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暑期实践团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实地调研。

实践团成员首先听取了园方工作人员对植物园整体架构、科研重点与国际合作情况的系统介绍,全面了解了该园在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长期努力和阶段成果。

图片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负责人介绍情况

作为中国首个收集和保存热带植物超过万种的科研机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也已成为“一带一路”南线生态合作的重要节点。

讲座中,园方特别介绍了围绕热带雨林保护、森林生态演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方向的中外联合研究项目,并展示了其在东南亚区域开展的多边合作计划及人才交流机制。

图片2

成员在热带雨林中合影

在随后的调研参观中,实践团成员步入植物园热带雨林片区,沉浸式体验了“绞杀现象”“大板根”“老茎生花”等独特热带生态景观。

图片3

成员在热带植物园合影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各小组与来自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卢旺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青年研究员和学者们就他们的具体研究方向、来华契机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图片4

成员与青年研究员和学者们合影

青年研究员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预测建模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路径,其中不乏通过算法技术揭示野生动物行为模式的跨学科尝试,以及立足本土生态系统的长期实践。这些交流不仅展现了国际合作的深度,也拓宽了同学们对生态研究多元可能性的理解。

在亲切坦诚的对话中,成员们不仅了解了他们所从事的研究议题与科研挑战,也感受到全球青年学者在生态保护议题上日益增强的协同意识与行动共识。

图片5

实践团成员与青年学者们交流

图片6

实践团调研感想

这座植物园不仅孕育着热带生命的多样性,也承载着全球生态科研的共创共建。正如一个充满包容性的科研共同体,也因思想、经验与文化的多样交汇而生机勃勃。

这个由无数科学家共同守护的“科学绿岛”,正在以浪漫而严谨的姿态,将科普传播与国际合作不断推向深入。每一位走进这座植物园的人,都会带走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然思索与时代感悟。

文字 | 翟天旸

图片 | 闫仲骞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