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龙县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招商引资、强化联农带农”三措并举,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跃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产业升级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玉龙县深谙科技创新是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锚定 “科创+ 品牌”融合发展方向,搭建“玉龙论坛”“杨浦研讨会” 等高端科技交流平台,主动对接上海杨浦区高校云集的智力资源,成功引进23家高校院所的先进技术,共建省级科研中心,构建起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批适应当地生态的种植技术、加工工艺落地生根,推动产业从“资源输出”向“技术输出”“品牌输出”跨越。如今,“玉龙滇重楼”等道地中药材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8家定制药园通过省级升级认定,科技赋能让“玉龙药材”的品牌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 “智慧大脑”。
产业要壮大,基础须牢固。玉龙县坚持“请进来”拓资源、“走出去”找机遇,以精准招商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通过搭建合作桥梁、优化营商环境,全县已成功吸引12家东部优质企业落地生根,累计新增投资超7.13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成为招商“主阵地”,4家企业相继入驻,到位资金超1.67亿元,涵盖中药材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不仅填补了当地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更推动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为中药材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筑牢根基。
发展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惠及民生。玉龙县始终把联农带农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精准破解药农“种得出、卖不出”“卖得好、利不高”的产销“肠梗阻”难题。依托订单收购机制,药农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销路有了“定心丸”;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闲置土地焕发新生,农户既能获得租金收益,又能就近务工增收。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超250人,带动2.85万名群众获得约2.5亿元收益,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实实在在分享到“生态红利”“产业红利”。
玉龙县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跨越。未来,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科技支撑的持续增强、利益联结的更加紧密,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必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产业”,书写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