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嵩明县聚焦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系统实施春城党员先锋模范“四大行动”,实现了党员教育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践行、队伍结构从量质并举到精准优化、作用发挥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的三大转变,切实将党员先锋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持久动能,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嵩明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根基。健全完善机制。督促70个党委(党组、党工委)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巩固成果。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著作,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主题党日活动1300余次。创新教育载体。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全覆盖,构建“县级党校+乡镇分校+现场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络,新建乡镇党校4个、现场教学点8处,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推送课程126课时,覆盖党员2.1万人次。嵩阳街道开设“生态保护+党性教育”融合课程,组织党员赴普渡社区生态防护林带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观摩1500株油橄榄、湿地松等苗木栽种成果,深化“两山”理念实践认知。
优化队伍结构,夯实组织根基。优化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以县级为单位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储备库”,动态调整、优进绌退,全县共摸排入党积极分子710名,其中35岁以下452人,占63.66%。根据13个党(工)委年度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及工作实际,分领域、分类别下达发展党员计划141人,并重点向青年、产业工人、农民、高技能人才和新兴领域倾斜。嵩阳街道实施“青年农民党员攻坚计划”,确保行政村每两年发展至少1名党员,动态储备积极分子超200名。龙泉社区“轻嵩集市”党支部通过“商圈楼宇联培联育”模式,发展党员3名、培养积极分子5名,覆盖生鲜零售、快递物流等行业,推动新兴领域党员占比提升至18%。 实施换届前村(社区)班子调优提质扩储行动,指导5个镇(街道)对8个评定为“弱”和“差”的村制定“一村一方案”,预计10月底前完成整顿提升。深化“青年人才回引+本土骨干培育”储备,确保每个村(社区)储备2-3名“双强型”后备干部,为2026年“两委”换届储备人员。
严明规矩纪律,守牢底线红线。有序推进学习教育。及时部署全县1295个党组织学习教育工作。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过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集中研讨、读书班等形式,带动党员干部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从实查摆问题,汇编中央、省委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编印的典型案例1200余份,督促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学习,并对照学习剖析、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足,截至目前,全县查摆问题287个,制定整改措施528条。党纪学习长效化。组织原原本本学党章党规,开展《纪律处分条例》专题研讨142场,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案例教学36次,覆盖党员1.8万人次。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上级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及《云南省违规饮酒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反思,认清危害,全县共开展警示教育200余场次。
服务中心大局,展现先锋作为。在机关,开展主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1800余名机关党员围绕“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展交流研讨,全县机关党员干部主动到基层开展义务劳动、志愿服务3000余人次。 在医院,探索建立“公带民”“民民联合”党建医联体,在基层党支部开展“我为卫健来献策”“我对案例怎么看”“问计党组织”活动,开展“家门口的就医诊疗”项目,组织开展“健康嵩明·杏林先锋”红色义诊活动2次,组织80名党员专家到活动现场为群众志愿服务1786人次 。 在国企,以改革促发展,持续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水平,精准对接重点群体就业需求,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 在村(社区),倚伴社区党员刘志强赴浙江学习后提出“村宴品牌化”建议。社区党委整合6个居民小组资源,打造“滇味百家宴”IP。盘活重要节点,带动土特产销售230万元,相关做法被央视《振兴之路》报道。杨桥街道组建“跨区域”专业调解队,运用“法律+心理+社会工作”多元矩阵化解征地补偿纠纷,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经验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库。无职党员科学设岗定责,设立民意收集、纠纷调解等8类岗位, 倚伴社区党员先锋队化解矛盾36起,获群众锦旗20面。强化应急动员,杨桥街道党员突击队开展防火防汛演练12次,成功处置火情3起,转移群众400余人。(供稿:嵩明县委组织部 通讯员周付国 起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