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护“猴”员杨开所和他的“朋友圈”
芒市融媒    07-26 14:15:33

杨开所和伙伴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菲氏叶猴

雨季,芒市轩岗乡小水井村的晨雾还未散尽,杨开所就约着巡护员黄七邦进山了。“以前这些猴子跟我们可亲了,小的时候放牛经常能看到它们,就像我们的玩伴一样。”望着眼前的一片苍翠树林,杨开所心情愉悦地说。

杨开所是小水井村人,他口中的“玩伴”是菲氏叶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曾经遭受过无情捕杀,数量越来越少,幸存的猴子躲进了深山老林。2016年,返乡后的杨开所为了找回这些儿时的“玩伴”,拉上好友黄田帮开启了自发寻猴、护猴之路。不久后,他邀请生态摄影爱好者进山,第一次让菲氏叶猴走进了公众视野,也打开了守护的新篇章。

2021年,在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当地村民自发成立了芒市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杨开所被推选为会长。从那以后,他的“朋友圈”日益壮大:猴群栖息地建起了自然公园、巡护栈道和生态展厅;“低碳生态示范村”项目在此落地;高校专家工作站入驻;摄影家们举办了菲氏叶猴家园摄影比赛;很多网友通过“蚂蚁森林”参与“云守护”;前来观猴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如今,菲氏叶猴的种群已经从2018年的320只增加到了500余只。“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4月,这段时间是看猴子的最佳季节,因为菲氏叶猴的幼仔‘小金猴’们也在这段时间出生,毛色金黄,非常可爱。”杨开所介绍。

杨开所来到菲氏叶猴经常出没的瀑布旁,弯腰清理落叶。在半山腰,他熟练地更换红外相机的电池和存储卡。“现在我们的红外相机经常能监测到一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熊狸、蜂猴,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巨松鼠。目前已监测到的总共有67种野生动植物。”

他告诉记者,巡护员起初跟踪菲氏叶猴时,它们稍有响动便会逃走。如今,它们会远远观望,就像他儿时见过的猴子那样。

雨雾中,菲氏叶猴自在腾跃。从民间自发到政企联动,从线下守护到线上助力,杨开所与更多的人一起,编织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诗篇。(芒市融媒 记者石喃喃杨安社 通讯员曾麻干 杨帮庆 文/图)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