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从“避暑胜地”到“体验高地”:昆明“春城”品牌的破圈之道
昆明信息港    07-28 14:42:05

当全国多地在盛夏酷暑中迎来高温红色预警时,昆明以20℃左右的宜人气温,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避暑天堂”。而这座我们深爱的“春城”,从未满足于自然赋予的馈赠,正悄然推进一场旅游价值的重构——将单一的“避暑经济”,转化为“生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体验经济,稳步迈向全球避暑度假首选目的地。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让身边的生态资源不再仅是游客眼中的风景,更成为可深度参与的体验载体。今年,规划总长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已开放108公里,串联起54个湖滨湿地,正让这种转变落地生根。这个夏天,滇池绿道成为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户外运动爱好者与游客在此惬意漫步,穿行于绿荫之中,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动图景。与此同时,46个美丽乡村因绿道串联而焕新。在滇池东岸的海晏村,这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渔村,凭借“最美日落打卡地”声名远扬,而在滇池东南岸的牛恋村,借助整村改造,将荒滩变为湿地景观,还引入露营基地、非遗研学等新业态,实现了“百年渔村,一朝蝶变”。这些实践让生态成为昆明夏季旅游的独特标识,也让更多人从心底爱上这片水土。

生态之外,昆明的文化底蕴正以创新姿态融入夏季旅游,增添着独特内涵。比如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聂耳音乐周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去看演出、庭院剧,在东风广场听音乐会,参与音乐大师班与大咖互动,深度体验文化之旅。再比如眼下正在举办的“2025翠湖荷花文化旅游季暨第十三届荷花展”,翠湖公园内会设置荷花灯会、百花仙子华服秀、主题绘画展、荷花摄影展等内容,邀游客共赴文化荷香之约。在美食文化方面,7月18日开启的“菌俏昆明 菇凉一夏”2025昆明文旅避暑食菌季,亮点十足。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昆明市商务局联合推出首批43家野生菌臻味餐厅榜单。食菌季期间,商务局推出野生菌专项消费券,组织30个重点商圈联合商家推出餐饮折扣……上述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将昆明的文化底蕴巧妙地融入到夏季旅游体验中,让游客在玩乐与品尝美食间,充分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则在重塑着旅游体验的底层逻辑。在石林景区,AR技术的引入,让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特定石峰,屏幕上便瞬间“复活”阿诗玛传说场景或地质演变动画。而在文化体验领域,科技的力量同样耀眼——7月23日,由云南省博物馆出品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这场展览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让观众在虚实交错的沉浸空间里,近距离感受重焕光彩的千年古滇文明。科技作为纽带,正推动昆明夏季旅游打破时空界限,向“全时全域”发展,让游客在科技与自然、文化的交融中,畅享昆明独特的避暑旅游魅力。

当生态、文化、科技形成合力,昆明夏季旅游便有了走向世界的底气。从“春城”到全球避暑度假首选地,本质上是昆明城市价值的全面提升。生态是吸引来客的根基,文化是拉近距离的纽带,科技是保障体验的支撑,三者的深度融合让昆明夏季旅游拥有了可持续的生命力。这场升级不仅是旅游产业的进步,更是昆明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它让“春城”的故事愈发精彩,在世界旅游版图上占据独特坐标。(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张蕊)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