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云南省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召开。据发布会消息,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537.44亿元、增长4.4%。
今年以来,云南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研究推动,及早部署一季度良好开局、接续实施夏季攻势行动;优化“两新”工作机制、积极承接“两重”政策,制定出台深谷电价、优化新能源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融合发展、实施100户重点亏损企业帮扶行动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分别提升1.1个、0.1个百分点,与全国差距不断缩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速也快于一季度、好于去年全年。
调结构、提质效,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设施蔬菜、小浆果、花卉产量占比分别提升至32%、49%、52%。卷烟结构不断优化,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能源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新增投产新能源装机1377.01万千瓦,全省发电量增长9.3%、原油加工量增长6.7%、原煤产量增长5.9%。砚山宏泰、宏砚高精扁锭、神火铝箔等一批项目投产带动绿色铝产能释放、链条加快延伸,云铜搬迁等项目达产满产带动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16.9%,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增长72.1%。工业发展效益持续改善,工业大类行业增长面较一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4%、较一季度提升5.1个百分点。
稳投资、促消费,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省委、省政府连续14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上半年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85.13%,固定资产投资今年以来持续增长,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至53.9%。“国补+省补”政策叠加,10亿元彩云系列消费券和30亿元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撬动消费超300亿元,限额以上计算机、家电、通讯器材、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23.9%、74.5%、69%、14.8%。房地产市场加快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8%、实现旅游总花费增长10.5%,其中境外入境过夜游客增长86%,旅居人数增长45.4%。
优环境、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健全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省领导提级召开政企沟通圆桌会议;组建省级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上半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29个、增长43.4%,全省实有企业数增长6.18%。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中亚班列(澜湄快线)”多式联运货运品牌更加丰富,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546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6200万吨。“2+3+N”沿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纺织服装、消费电子产业加速聚集、落户企业191家,瑞丽等地产业园区标准厂房一房难求。高水平举办第9届南博会,签约投资项目、外贸合同金额分别达136.1亿元、84.8亿元。
稳就业、促增收,安全底线更加稳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城镇新增就业28.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4.9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6.2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比达74.8%。充分运用“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成功应对12轮强降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1%、11.2%。
优方法、重落实,拼劲干劲不断增强。各地各部门紧盯目标、扛牢责任,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方法,抓实每项工作、逐项破解难题,“拼经济”干劲十足。9个州(市)经济增速快于一季度,7个州(市)增速高于全省,特别是昆明市“进”的势头更加明显,楚雄州“快”的速度继续保持,曲靖市稳住了经济增长。
下一步,云南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多措并举加快工业发展,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投资扩量提质,激发房地产市场潜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建立全省牵引性重大产业项目攻坚突破工作机制,谋划推动绿色铝、石油化工、磷化工等重大项目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风险防范、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云南网 记者张琦敏 实习生裴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