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制度创新赋能 昆明自贸片区打造跨境联通新标杆
昆明信息港    07-29 10:50:48

近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审议通过与即将实施,标志着昆明片区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一枢纽两中心”(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的核心载体,昆明片区通过制度创新破局,以“GMS跨境公路运输‘一车到底’”“跨境数智电网建设”“跨境人才服务体系”三大突破,构建起跨境联通的立体化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破解跨境运输痛点,重塑物流效率

传统跨境运输中,口岸换装导致的耗时长、成本高、生鲜损耗大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区域贸易效率。昆明片区首创的“GMS跨境公路运输‘一车到底’”模式,以通关流程简化、多式联运联盟构建、枢纽设施升级三大举措,实现了中越(昆明—河内)、中老(昆明—会晒)线路的“原车原箱直达”。货运车辆凭CBTA协定证件直入越南、老挝腹地,免除换车头、吊柜、掏箱等环节,口岸通关时间从1天压缩至1小时,中越线单次运输成本降低1000元,物流效率提升96%。

标准互认与数字技术驱动能源合作

在能源领域,昆明片区以“跨境数智电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组建跨境电网公司、推动技术标准互认、构建“澜湄区域电力交易平台”,实现了中、缅、泰、老等国电力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使跨境电力交易实时结算体系成为可能,电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标准化与全天候查询功能,大幅提高了结算效率并防范资金风险。

教育合作与职业资格互认的双向赋能

人才是跨境联通的核心要素。昆明片区构建的“教培—认定—创业—宜居”全链条服务体系,以中老铁路职业教育标准输出为切入点,通过“2+5”教培方案(2年国内培训+5年老挝驻校指导),为老挝培养800余名铁路专业人才,其中66名老挝籍员工成为中老铁路首批火车司机。更值得称道的是职业资格互认的突破,“语言+技能+认证”的三位一体模式,不仅优化了外籍人才服务,更通过教育合作与规则对接,深化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心联通”。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灵魂。昆明片区以“一车到底”“数智电网”“人才生态”为支点,撬动了跨境联通的全新格局。这种从“物理连接”到“规则融合”的跨越,不仅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实践智慧。(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杨雨)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