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禄劝:监督护航群众“家门口”就业圈
昆明信息港    07-30 08:39:00

走进禄劝县乌东德镇金瑞社区移民新村,一排排漂亮整洁的楼房,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清新美丽,周边连片种植的早熟蜜本南瓜铺满田野,一辆辆满载丰收喜悦的货车鱼贯驶出,将这份甜蜜送往全国各地。

“现在每亩地年租金1000元,我还能在基地务工,两份收入加起来一年能有4万多元,而且还可以兼顾到家里老人、孩子。”正在搬运南瓜的移民李伟平高兴地说。

近年来,禄劝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资金项目、引进优势市场主体,集中流转移民生产用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以产业促就业,拓展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就业岗位和季节性用工岗位,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促进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为做足电站水库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精准帮扶移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持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确保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禄劝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坚持把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作为“稳就业、保民生”专项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产业扶持资金、就业政策落实、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精准监督、靠前监督,以监督带动监管、护航发展,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确保产业项目落地,实现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

“像蜜本南瓜产业一样,能带动群众增收的产业和项目还有好几种,比如工业辣椒、柠檬、芒果种植等高效、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如翻坝码头、土地整理、‘花果山’园区、电站后续配套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都为移民群众提供了很多‘家门口’就业岗位。”金瑞社区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军介绍,针对缺乏技术指导、土壤贫瘠、产业扶持资金不足等问题,禄劝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深入人社、财政、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补贴发放、就业需求、产业规划等开展监督检查,建立问题清单,采用逐项销号的方式进行跟踪监督。

“2000亩的土地流转快速到位,水电路等要素保障也提前配套到位,我们企业能到这里投资,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云南丰椒农业公司现场负责人与“蹲点”监督纪检监察干部说。监督过程中,禄劝县纪委监委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联合职能部门定期召开“局长坐诊接诉”“政企同心谈”等座谈会,集中听取企业诉求,现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监督激活基层服务“神经末梢”,精准捕捉企业动态需求、及时了解企业投资潜在“隐疾”,梳理形成清单,及时跟踪督办销号,严肃查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更多企业、项目落地移民新村保驾护航。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是最基本的民生,将持续聚焦群众就业痛点难点,监督推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通过产业就业协同发力,让‘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图景更有温度。”禄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文天祥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