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很好在】滇池畔的旅居者 咖香与琴弦上的诗意栖居
昆明信息港    07-31 10:47:09

编者按:

“旅居云南”正在成为云南旅游的升级版,在这一全新转变中,越来越多的旅居者发现,昆明很好在。

昆明的城市很美,乡村很美,历史文化、风物气候和生活方式,也受到很多人喜爱。旅行者们在追求更高程度的休闲中,爱上昆明,旅居昆明。

以下,就是我们找到的旅居者的昆明故事……

图片1

迷人的海晏村。记者张朝瑞/摄

“旅”是惊鸿一瞥的心动,“居”是湖滨晚风中的新生。盛夏的滇池畔,海晏村以“七彩落霞观景村”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在这座兼具云南民居特色与渔村文化底蕴的村落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这里,咖啡师阿奇用一杯杯手冲咖啡串联起滇池的波光与旅人的心灵,在青石古巷间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生活交响曲。

与家人迁居昆明

六年前,一次偶然的云南之旅,阿奇的父母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的旖旎风光与宜人气候。那时的阿奇,或许还未曾想到,自己会与这片土地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

回忆起初次踏足云南的情景,阿奇眼中闪烁着光芒:“那里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气候也特别舒适,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图片2

迷人的海晏村。记者上官艳君/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年后,阿奇与家人决定从杭州迁居昆明。当列车穿越云贵高原的层峦叠嶂,滇池的碧波与昆明的蓝天便在他心中刻下永恒印记。

找到心仪的工作:咖啡师

“每天推开窗就是滇池的晨雾,走两步就能触摸到七十二道门的岁月痕迹,这种时空交织的美感,正是我想追寻的。”在海晏村,阿奇不仅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在院里院外咖啡馆担任咖啡师,还结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和同事,共同编织着属于他们的温馨故事。

图片3

阿奇在制作咖啡。记者张朝瑞/摄

在院里院外咖啡馆的两层小楼里,阿奇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每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洒在咖啡馆的木质桌椅上时,阿奇便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称量云南小粒咖啡豆、控制92℃水温进行手冲、在奶泡上勾勒出心形拉花……当咖啡香混着滇池的风飘向码头,游客们循香而来。咖啡里有渔村的烟火气,也有诗与远方的交融。

08

阿奇弹奏吉他。记者上官艳君/摄

“每次做出一杯漂亮的咖啡,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那种感觉真的很棒。”阿奇笑着说。虽然,他也曾迷茫、困惑,但在这里,他找到了新的热爱。阿奇对云南的眷恋,如同陈年咖啡,时间越久就变得越醇厚了。

咖啡馆里的“音乐才子”

除了咖啡师的身份,阿奇还是咖啡馆里的“音乐才子”。

闲暇之余,他总会拿起吉他,为顾客们弹奏几曲,或是轻声哼唱几首民谣,琴声与翻书声在原木书架间流淌;当滇池的晚风裹挟着咖啡香与琴声,飘向七彩稻田与落日码头,阿奇又化身售卖手工艺品的摊主。

06

阿奇弹奏电子琴。记者上官艳君/摄

阿奇说:“弹弹琴、唱唱歌,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特别舒服、惬意。在这里,我找到了新的自己。”

图片6

迷人的海晏村。记者上官艳君/摄

如今的海晏村,日均接待游客超五千人次,周末更达万人规模。但阿奇最享受的,仍是独坐码头看“落霞与孤鹜齐飞”、听远处石龙寺晨钟暮鼓的时光。

“六年前我是追逐风景的旅人,现在我是创造风景的匠人。”他轻搅杯中的拿铁,奶泡旋转出新的图案,“这里教会我,生活本就可以既脚踏实地,又充满诗意。”

图片7

迷人的海晏村。记者张朝瑞/摄

在海晏村,阿奇用一杯杯香浓的咖啡,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而属于他的未来,也在这里继续。

【记者手记】

在前往海晏村之前,我对这个“七彩落霞观景村”的印象,仅仅停留在资料里那些精美的图片和简单的介绍上。想象中,它或许只是一个被旅游开发包装过的普通村落,有着千篇一律的商业气息。

然而,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亲身感受这里的一切时,才发现,原来这里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而阿奇,就是其中一个鲜活且闪耀的主角。

走进院里院外咖啡馆,浓郁而醇厚的咖啡香扑鼻而来,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与疲惫。一抬头,店里的少年正专注地称量着云南小粒咖啡豆,动作娴熟而流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面。

闻着咖香,听着琴声,我仿佛看到滇池畔的渔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感受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阿奇用自己的方式,在滇池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意栖居。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生活的真谛。他的故事似乎在说,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只要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付出,就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琐碎中找到意义。(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