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第四届融媒体网评大赛】高质量推动夜间文旅经济发展 点亮“春城不夜城”
昆明信息港    07-31 20:21:54

发展壮大夜间经济不仅是城市消费场景的进一步延伸,更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多维发展的关键引擎。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等8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云南夜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中明确,将全面打造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之夜”品牌,重点支持昆明打造国际夜间文旅消费之都。

昆明以“春城”的美誉闻名世界,四季如春的气候孕育了天然的发展温床,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提供了充足的特色资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坐拥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看来,昆明在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方面拥有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如何将优势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场景,让游客记住“昆明的夜”,核心关键是提升自身竞争力,从深挖文化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升级服务配套等方面,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夜间消费生态。

在文化资源利用方面,要避免同质化现象,在夜间经济项目中注入昆明本土特色,打造以“滇味”为主调的夜经济文化。例如西安大唐不夜城,以唐代长安城为蓝本,通过现代科技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盛唐文化,并将多元消费场景融合发展,实现了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的跨越。《措施》中也提出,将重点支持昆明逐步再现翠湖九巷十三坡、米轨小火车等“老昆明”实景。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将经典历史场景在夜间实景还原,使历史事件得以再度重现,让历史人物从教科书中“走”出来。例如,利用AR技术还原“九巷十三坡”历史街巷、以全息投影的形式还原西南联大授课现场、通过3D复原技术重现古滇国青铜器上的祭祀、狩猎场景……这些新颖有趣的项目能够吸引游客驻足停留,延长消费时间,进而提升夜间经济的竞争力。同时,还能进一步扩大昆明文化IP影响力,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加深对昆明的认知和认可。

在空间布局优化方面,要以地标为主要引领,推动周围商圈总体发展,带动周边街区片区联动发展,呈现现核心引领、轴线串联、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以南屏步行街、万达双塔、公园1903、翠湖公园等标志性建筑为载体,结合城市亮化工程,打造一批具有独特代表性的“夜春城”地标。依托顺城购物中心、融创文旅城、爱琴海购物公园、南亚风情第壹城等商业综合体,在全市布局一批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夜春城”商圈。在昆明老街、广福商业中心风情美食街、南强街巷、双桥夜市等街区,打造“庭院剧”“方言喜剧”等夜间文化娱乐形态结合本地特色餐饮的新型消费模式,建设一批地域特色明显的“夜春城”街区。

在服务配套升级方面,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适当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增设夜间公交车次和路线,开通“夜间游春城”主题专线巴士连接主要夜经济集聚区。在城市地标、商圈、特色街区等位置,增设夜间临时停车泊位,并合理设置免费停车时段和时长。完善社会安保联防联控体系,在夜经济集聚区加强重点夜间巡控,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安全感。做好夜间标识标牌、防护设施设置,以及公厕、垃圾清运等配套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打造“春城不夜城”品牌名片,不仅点亮了春城的夜晚,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多元体验,更照亮了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高质量发展下的夜间文旅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跃升、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劲引擎,让昆明在未来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王奕然)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